西行漫记之十一----五彩滩·大地的调色板
喀纳斯的美景让我们有种“何似在人间?”的感觉,要不是惦记着山下一直等待我们的司机,恐怕要迷失在这自然版的仙境之中。
载着意犹未尽的回忆回到布尔津县城,听司机说第二天一早去五彩滩。五彩滩,一个陌生的名字,之前从未听说,次日,抱着“既来之,则看之”的心态踏上了去往五彩滩的路程。
由于布尔津北依阿勒泰山脉,地势较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能够微弱到达山区,将丰沛的降水带到阿勒泰地区,使得阿勒泰的水流汇集到布尔津境内,形成了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一路上,基本沿着额尔齐斯河前行,两岸形成宽大的河谷地带,西岸水草青青,流水滔滔,高树比肩,玉米如茵,野鸟成群,牛羊满地,一派田园风光,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
离开县城30多公里,进入五彩滩景区,这大概是新疆境内最近的景区!景区以额尔齐斯河为界,一划南北,两岸形成截然不同的风景与地貌。南岸有绿洲、沙漠与蓝色的天际相合,风光尽收眼底,蓝天有际,庄稼无垠,绿树葳蕤,连绵成林,芳草萋萋,河水漫漫,蝶戏莺啼,鸡犬相闻。远处逶迤的山峦与戈壁风光相映衬,还有大型的风力发电网站,给辽阔的视野里添加了一曲动感活力的生命旋律,一派欧陆风情。
北岸激猛的河流冲击以及因狂风侵蚀,形成了北岸的悬崖式雅丹地貌,河岸岩层抗风化能力强弱不一,轮廓便会参差不齐,而岩石含有矿物质的不同,又幻化出种种异彩,因此得名“五彩滩”。 五彩滩地貌特殊,长期干燥地带,盛行大风,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变异出许多陡壁隆岗(墩台)和宽浅的沟漕相间的地形和陡壁险峻的小丘,维族称之为“雅丹”,山势起伏、颜色多变,是由激猛的流河侵蚀切割以及狂风侵蚀作用而共同形成。由于河岸岩层间抗风化能力的强弱程度不一而形成了参差不齐的轮廓,这里的岩石颜色多变,且在落日时分的阳光照射下,岩石的色彩以红色为主,间以绿、紫、黄、白、黑及过渡色彩,色彩斑斓、娇艳妩媚,因此被称作“大地的调色板”,并号称是“新疆最美的雅丹地貌”。每当刮风的时候,沟壑里、岩石下,到处都会发出长短不一、高低不同的怪叫声。
五彩湾以流畅的动感,颤抖着如同一片没有距离的水晶,起伏着变幻着,时近时远,如同一泻千里的古铜汁液滚滚扑来,又荡荡而过,让人在充满着色泽的变化中感受着痛快淋漓、理解着过瘾的概念;也如五彩的魔方,在不同的角度变换着斑斓如魔的色块。在时间的色泽变化里,五彩湾时而清晰,时而朦胧,如同一个亲切的小孩子,身披大红的衣裳,头顶金色的太阳,出没于色彩翻腾的云蒸霞雾深处,向你招手,又与你保持着距离;它又如同汪洋的大海中,一片连着一片缓缓飘浮的神秘孤岛,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与天空的火烧云联袂拉开了一片让人心骤然开来,又骤然松弛的节目序曲。
我凝视着北去的河水许久许久,这一路奔腾的河水从大西洋来,向北冰洋去,曾几何时又与大西洋的洋流在某个地方相遇,这何尝不是我们人类演绎的故事么?人类如此,大自然如此,世事皆如此。湍急的河水翻着白浪,深流处一个漩涡连着一个漩涡,从深绿色的水面涌出,浩浩荡荡奔向远方。我想,此生我可能到不了北冰洋,愿额尔齐斯河的河水带着我的目光、身影与思绪到达神秘的北冰洋,也算微微了却了我的心愿。
五彩滩的风景与地貌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功,它将静静的大地刻画成一幅色彩斑斓、生命力十足的油画,让人不仅看得到大自然的色彩,也听得出悦耳的彩色音符,真让人叹为观止。
写于2014-02-19
摘自董耀辉先生博客,敬请关注《西行漫记(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