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江南(六)
承德 钱宝林
(3月17日)千灯古镇
昨晚零点后入住酒店,导游通知明天七点开饭,七点半准时出发。
大巴车正在行驶中,有人在车里叫:看!寒山寺。当然,车子是不会停下来的。可是大巴在附近绕下了路,停在了苏和盛珍珠博物馆。在这里,我们上了一个半小时的珍珠知识专业课。我的心里还装着寒山寺,偶尔从博物馆的二楼向外眺望,原来我们所在的位置与寒山寺只隔着一条运河。因为行程上没有寒山寺,尽管你没去过,也不能抱怨任何人。

把遗憾留在心里,我们来到了千灯古镇。据有关史料记载,历史上吴梦寿王、秦皇嬴政、康熙大帝均驻足此地,使这块热土经久不衰、传芳百世。千灯原为“千墩”“茜墩”,沿用了2500多年。“千墩”的由来是因公元前585~561年,吴王寿梦从苏州城吴门起沿吴淞江畔筑了一千个烽火台而得名的。新中国成立后的1966年更名“千灯”,象征光明灿烂的意思,沿用至今。
千灯古镇上保留着堪称“中国第一当”的余氏典当行、明清两千米石板街为“江南一绝”、顾坚纪念馆、七座明清时期的拱形环龙石桥横跨于镇中河道千灯浦之上,白墙黑瓦,千年古塔,钟灵毓秀。

下了大巴,导游说了注意事项,强调了中午12点钟集合出发,我们便散开来自由活动了。

岁月悠悠,千灯古镇洋溢着青春的朝气。

梅葆玖先生题写的“昆曲发源地千灯”。

站在“三桥邀月”上观古镇风貌。

一千多盏历史流传的各色灯具诉说着它们各自的不同经历。

延福禅寺凝重华丽。大雄宝殿后的须弥山主尊是观世音菩萨。

这座秦峰塔始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年),七层方塔,砖木结构,造型独特。远看酷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故又有“美人塔”之称。这延福禅寺外表庄重威严,内里流光溢彩,三世佛的金身熠熠闪光,两侧分列的十二尊菩萨也是金身袈裟。大悲阁里的三面千手观音亦是金碧辉煌。还有那释迦牟尼佛玉雕涅槃像,让人见了,顿感佛力再现。我和高老师不知不觉在这里浏览了多长时间,以致我们小团的那几位去了哪里也不在乎。

顾炎武故居是必须要去的。离集合的时间不多了。我和高老师急匆匆地穿过熙熙攘攘的街巷,正好遇到了导游,她指点我们,顾炎武的故居就在那边。
顾炎武是江苏昆山千灯镇人,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他的名言。他一生撰写了《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巨著,在中国思想史、学术史上有着辉煌的地位。馆内陈列着有关顾炎武的生平事迹,有他的主要著作及专家、学者的部分论文,有古今名人对顾炎武的评价,有当今书法家颂扬顾炎武所写的碑文等。顾炎武纪念馆的门外,有一块刻有中国共产党党徽,和“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顾炎武思想的现代启示的石碑,读来觉得很亲切,也很受教育。我们国家正是有了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先哲们,才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的历史文化,才充满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想和实现这个梦想的伟大实践。
只可惜,由于是团体票,导游手里只有一张发票。对我们这些收藏门票的来说,无疑是在我们的心上写下无奈两个字。

细读碑文,让我这个老党员热血上涌。

正厅贻安堂为明代建筑,雕梁画栋,文化气息浓厚。

大思想家顾炎武塑像。
出了纪念馆的大门,我看了一下手机,距离十二点还有八分钟。我和高老师好赖是老道一些,跨过凝薰桥,沿长廊一阵疾步行走蹬车,待我和高老师刚刚落座,我老伴悄悄对我说:还差一分钟,就在你们上车前,已经有人说话了。我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心里还想着纪念馆里有件重要的物件没拍下来,挺遗憾的。
2018年4月3日

编辑:张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