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门券收藏基层组织发展的粗浅认识
江苏:宋永生
门券作为旅游、赏景、集会、娱乐的附属品,一般游客对之不屑一顾,随手丢弃。而在爱好门券的收藏者眼里,分明是件艺术品。
本人所在的县城紧邻上海,是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市场繁荣,而城市的文化内涵还有待于挖掘。一个城市对外开放,吸引投资,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基础必须保证。
国泰民安,收藏之年。门券收藏作为平面收藏品之一部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群众性的娱乐集会活动的广泛开展,藏品不断丰富,藏品的艺术性也不断提升,收藏队伍也必将日益壮大。
我收藏门券几十年,一直孤军奋战,无交流渠道,因此藏量非常有限。在收藏过程中,我不断地呼唤组织,寻找组织。可令人遗憾,我们县里没有这样的“群众收藏组织”。直到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使我大开眼界。原来门券收藏世界浩瀚无比,游曳于门券海洋中,快乐无穷,受益非浅。网络世界虽然强大,而身边缺乏爱好同类,交流提高上也受到限制。为此,我谈几点认识:
1、收藏活动应有政府的支持
收藏爱好是健康、积极、向上的高雅活动,对提高人们文化素养和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相辅的作用。门券收藏作为民间收藏的一部分,也属于文化的范畴,每个县(区)应有一个收藏组织,有条件的乡镇(街道)也应有分组织。同时应得到文化教育部门的支持,划拨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定期开展活动。文化旅游部门也应适时、适量出资点费用,用于开展相关活动。
2、利用平台吸引爱好者
利用如文化馆、街道、社区等人流量大、影响面广的公共场所,配合时政事件、人物纪念,采用门券展示的方式,开展针对性的专题活动,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收藏爱好者,并运用师傅带教的方法迅速扩大队伍,稳固人员。还可以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门券收藏方面的相关信息。微信平台要有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强。
3、充分发挥退休人员群体
退休人员业余时间充分,喜爱旅游者大有人在。很大一部分人员爱好广泛,阅历丰富,知识面广。将有文化和一定鉴赏水平的退休人员组织起来,向他们进行宣讲,引导他们对门券有新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好,从而走上收藏之道。
4、对中小学生的爱好培养
门票不单单是入门的证据,更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教育、文化、美术、音乐、艺术、历史、人物、娱乐等等诸多信息。利用节假日引导青少年开展课外活动,能从门券收藏中获得许多知识,扩大视野,陶冶情操,结交有益的朋友,并在学习中得到乐趣。
基层收藏组织这个群体,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丰富藏友的业余文化生活,推动一方文化发展,助力城市文化建设,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通讯地址:江苏省启东市幸福二村28号206室
邮编:226200电话:13962818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