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天宫是一组有规模的古建筑群,暨南京市博物馆所在,与旅顺博、咸阳博、黑省博等一样,是国保与文博合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陈展量,而有些国保型博物馆只是挂牌而已,如定州博、张掖博、佛山博等,因陋就简,差强人意。
明朝时,朝天宫是南京最大的道观,也是个兼习盛典礼仪的学校。太平天国作乱时建筑遭兵燹,晚清同治年间又重建,即便如此,曾经的东中西三路建筑群,现在也只剩改了属性的中路文庙和东路有名无实的府学。文庙的格局规整,万仞宫墙、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一应俱全。“德配天地”牌坊处也成了卖票进口。


南京是六朝旧都,遗存自然丰厚。南京博物院带有省博性质,南京博物馆则是突出的是地方特点。东边的配殿文吏斋、司神库是钟表类展,崇圣殿是宋明服饰。新馆在建筑群的西北角,隐含不唐突,与西边的配殿展出了精华,蔚然大观,值得一看。












以南京的明旧都、清江宁府的地位来看,人文荟萃的大金陵应该是园林聚合,有着借石出昆仑,丝竹以天音,举杯邀明月,笔底散墨香的文士园林场景。但历经太平天国和抗战劫难,这类小品已所剩无几,佳作更少。瞻园是南京唯一的国保园林,如果加上总统府之煦园,也就这区区可数的台面货,与苏州府园林,根本无法比肩。
瞻园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时局易主,它也不停的更换属性。吴王府、徐达府邸花园、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乾隆行宫、杨秀清东王府、江苏省长公署、国民政府内政部等等都在此不停的流转。旧版的瞻园早毁于太平天国运动,今天的格局是在同光年间重修的基础上再造的,处处都有新式的亮彩。



整个瞻园最大特色就是树木葳蕤繁密、叠石林立绵延,明代假山的遗存,外加1960年刘敦桢修复堆石,形成了像北假山、南假山、仙人峰、倚云峰等景致,其余的包括建筑都乏善可陈。第一次来时,感觉还好,但这次来游走期间,顿觉布局盈斥过满,舒朗甚少,给静思和抒怀都找不着落脚点。
瞻园对外也叫“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在东边,用的是原江南行省与江宁布政使署的建筑,这里号称是中国收藏太平天国文物最多、史料最丰富的地方,馆名也是郭大师不吝笔墨所写。至于里面的内容,随意看看算了,无法制造出心灵的撞击和对历史的感慨。





编辑:崔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