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相聚河南游》之挂壁公路郭亮村
4月18日,我们驱车去早已向往的新乡郭亮村。
郭亮村隶属于河南新乡辉县市西北的沙窑乡,地处山西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万仙山密林中,海拔1700米,现有83户人家,共329人。这里秀峰突兀,石径崎岖,红、白龙溶洞深邃,喊泉银瀑悬壁,原始荒古,真实自然。
雄伟陡峭的太行山
郭亮村依山势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绝,景色优美,风景雄、壮、险、奇、古、秀,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被誉为“太行明珠”。
郭亮村口
抵达郭亮村,必须要穿行太行大峡谷,峡谷绝壁的岩石呈红色。红岩绝壁约200米高,耸直陡峭,像快斧劈过一样,壮丽雄浑,令人生畏。在游客中心,我们换乘当地的旅游车,经过“挂壁公路”时,路边是悬崖绝壁,洞顶是嶙峋的怪石,开凿时留下的支撑廊顶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窗口”,车里忽明忽暗,叫声不断,惊险刺激。
“挂壁公路”
在东汉末年,连年灾荒,加上地主和封建官府的剥削压迫,民不聊生。太行山区的农民儿子——郭亮,率部分饥民揭杆而起,反抗压迫,农民纷纷响应,很快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农民队伍。当时封建王朝屡次派兵镇压,只因山高路险,皆遭失败。人们为纪念郭亮,将村名取为“郭亮”。当时郭亮将他的全部人马都带走了,今天的郭亮居民大多是从山西洪洞县迁移来的,大都姓申。每逢夏季总要受到山洪、滑坡的侵袭,房屋倒塌。但事后村民又痴情地垒起“新家”,死守在这里,汲取着祖辈的先训和气息。
郭亮村几十户人家依势座落在山坳里,村后是翠峦叠嶂的莲花山,村前是沟壑起伏的皇碑尖岭。房子不分行,不成排,错落有致,参差不齐。青石垒墙,白灰粘缝。随处可见:石磨、石碾、石巷、石桌、石凳、石床、石阶、石房、石坝、石路、 石碗、石筷、石桥、石斧、石锄……,让人完全溶浸在石头的奇妙怀抱之中。
村里到处可见的石房子
郭亮洞又称郭亮洞挂壁公路、万仙山绝壁长廊,这是一条横穿绝壁的长廊通道。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3位村民在书记申明信、队长申明凯的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 、钢钎。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投工3万个,清理石渣2.4万立方,消耗钢钎12吨,铁锤2000个。一锤一锤凿出2万6千立方米的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车。为此,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2001年又投资40万整修这条绝壁长廊。
“挂壁公路”
郭亮的绝壁长廊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美国媒体亦称其为“全球最奇特最出名的十八条道路之一”,是太行山第一个横穿绝壁的人工隧道,号称“太行隧道之父”。先后有《清凉寺钟声》、《走出地平线》、《倒霉大叔的缗事》、《战争角落》、《举起手来》、《天高地厚》等40多部影视片在此拍摄,万仙山景区绝壁上的村庄郭亮村被誉为中国第一影视村。
拍电影时谢晋导演住过的院子
郭亮村天池
太行山大峡谷中共有六条挂壁公路,其中数郭亮村到王莽岭的“昆山隧道"最为壮观,全长7点5公里,历经30年,人工开凿了一条由山西陵川王莽岭通往河南辉县郭亮的挂壁公路。
我们在去观景台的路上,途径老村长家。这是普通的农家小院,老村长申明凯将小院办成了展览馆,并在门口出售土特产。老村长虽年逾90,但精神矍铄,据说是当年十三壮士仅存于世者。人们出于对老英雄的敬佩,纷纷与他留影,并留下十元钱,取走一本他口述的纪念册。
与老英雄合影
以下磁卡门票第一张是我原来收集的,后面三张是这次参观的全价票,凭证件半票(证件票)和免票(优惠票)。票面图案都是挂壁公路。
撰稿 王斌坤201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