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相聚河南游》之人工天河红旗渠
4月18日参观完郭亮村,我们赶到到林州市住宿,第二天参观红旗渠就比较方便。我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在当时的林县人民医院进修食道癌的手术治疗半年,到红旗渠的主要景点参观过,至于县城周围密布的引水渠,当时散步时随处可见。住下后,我想看看原来的县医院和我们的住处,人们告诉我,县医院已异地重建,原来的建筑早已全部拆除,只好作罢。
红旗渠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境内,地处豫、晋、冀三省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奇险秀丽,人文景观底蕴丰厚。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全长1500公里。修建10年当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红旗渠的建成,把山西漳河水引入林县,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红旗渠是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传家宝。林县人民在建设这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中,锻造了气壮山河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红旗渠景区由“分水苑”、“青年洞“、“络丝潭”三个景区组成,各有特点,风格不同,内涵盈连,相映成体。
我们先来到分水苑风景区,这是一园林式景区,也是红旗渠总干渠分为三条干渠的地方。这里翠柏簇拥,渠水奔腾,可谓“山水秀丽”,令人“心旷神怡”。红旗渠纪念馆位于总干渠枢纽工程分水闸旁。1975年在此建立红旗渠纪念亭,2014年5月1日,红旗渠纪念馆新馆开馆。新馆以红色为基调,造型似灵动渠水。新馆展线总长515米,展厅由"序厅"、"旱魔"、"奇迹"、"丰碑"、"梦想"、"精神"六部分组成,展出工程模型、修建场景、英雄事迹,用2000多件珍贵文物和声、电、视频,立体再现了当年10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赵朴初题写馆名。
红旗渠分水闸
门票上的分水闸、青年洞
红旗渠纪念馆
门票上的红旗渠纪念馆
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展厅
红旗渠纪念碑
峭壁下蜿蜒的红旗渠
在我们参观的前几天,得知红旗渠建设的总指挥杨贵书记离世。参观完纪念馆,我在留言簿留言“红旗渠精神永存!向敢于担当的杨贵书记致敬!”
提及红旗渠,不能不说的还有青年洞。红旗渠要从陡峭如切的狼牙山悬崖绝壁上穿过,必须凿通一条长达600多米的隧洞。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坚硬如钢的石英砂石,一锤下去,只能留下一个斑点。正是在这种如同愚公移山般的精神支撑下,民工们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将山洞凿通。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员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优秀青年,故将此隧洞取名为青年洞。
红旗渠青年洞
门票、船票上的青年洞
络丝潭风景区坐落在青年洞西约1公里处,亦名“天桥断”。“络丝潭”因其潭深一络蚕丝而得名,又因浊漳河有“九峡十八断”,此处乃一较大断崭跌水,上有连接豫、冀两省的峡谷索桥,故称“天桥断”。这里有漳河名胜“小三峡”,可放艇畅游而尽享潭中山水风光;有神秘莫测的“神龟洞”,可欣赏神龟救民的美丽传说;还有凌空高悬的“铁索桥”等古迹名胜。
络丝潭景区
络丝潭景区吊桥、神龟洞
红旗渠景区的观光车票和索道票
撰稿王斌坤 201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