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A级景区75 邯郸市涉县娲皇宫
河北涉县娲皇宫旅游区位于河北涉县城西北的凤凰山上,因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的女娲炼石补天于此而得名。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始建于北齐时期(550-559年),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都城)至晋阳(陪都)所建的离宫,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
娲皇宫当地俗称“奶奶顶”,依山就势,巧借天然,前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娲皇宫,是为祭祀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而修建的,是中原唯一祭祀女娲的宫殿。传说女娲曾抟土造人,送子继嗣,“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从此人类和万物才得以生息和繁衍,赢得人世间对她的崇敬与怀念。对于以人伦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统治下的汉民族,便视女娲为有盖世之功的女性神圣,于是为之建宫立庙,永世享受人间的崇拜。
娲皇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现有建筑房屋135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分山上山下两组建筑。主体建筑娲皇宫依山就势,结构奇特,独具匠心。娲皇阁、梳妆楼、迎爽楼、钟楼等最具风采,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女娲的古代建筑群,自古就有“蓬壶仙境”之美誉。山下有朝元官、停骖宫、广生宫和碑坊等,向上绕行十八盘石径,便可到达最高处的娲皇宫。
娲皇宫楼阁共为三层:一层名为“清虚阁”,二层名为“造化阁”,三层名为“补天阁”。通高23余米,由九根铁索将楼体系在崖壁的八个“栓马鼻上”。因三阁搂紧依悬崖,脚下没有浑厚的根基,楼上站满人后,楼身就会前倾,给人颠悠的感觉,因而被人们誉为“活楼”,“吊庙”。总之,娲皇楼阁是一个倚岩凿险,结构凌虚,地势独特,巧夺天工,妙不可言的好去处。古建筑专定罗哲文教授评价:“娲皇宫与长城,赵州桥,料敌塔等建筑称为中国古建筑之精华,中华文明的形象化标志,在古建筑的楼阁中完全是一个杰作。
在娲皇宫古迹文物中,当首推摩崖刻经最为珍贵,为古迹之精髓。摩崖刻经,共分五处镂于崖壁,总面积为165平方米,共刻经文13.74万余字。是我国现有摩崖刻经中时代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字体全为魏碑书法,“银钩铁画,天下绝奇”,堪称艺术珍品。所刻经文内容,均属大乘佛教之经典,这对研究佛教和北齐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历史标本和资料,在国内也属罕见。无论在石刻建筑、艺术价值和藏经内容上,娲皇宫的摩崖刻经均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也是北齐文化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