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相聚河南游之洛阳关林拜关羽
4月22日上午从洛阳市区到达关林
关林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关林占地180余亩,四进院落、150余间殿宇庙会,千株翠柏。
关林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清代扩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古建筑群。关林的建筑规格按照宫殿形式修建,呈“回”字形结构,布局严谨壮观。庙前"千秋鉴"楼为戏台,中轴线建筑依次有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关墓。连接仪门和拜殿的石狮御道为海内外关庙所独有,甬柱顶雕石狮104尊,百狮百态,圆润生动。
关林大门前的戏楼
关林大门
最近使用的关林门票
原关林门票上连接仪门和拜殿的石狮御道
关林中间大门上有九九八十一颗金色乳钉,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最高品级的标志。仪门原为明代关帝庙大门,清代改称仪门。门额上的“威扬六合”匾,则是慈禧皇太后的御笔。
仪门上的“威扬六合”匾是慈禧皇太后的御笔
在仪门东西隔墙上,各镶嵌刻石一方。东侧为岳飞画“关圣帝君像”,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因缅怀关羽的英勇忠义而作,据说成为以后历代画关公的蓝本。西侧的“关帝诗竹”,为关羽亲手所绘。这幅竹画的全部竹叶点缀成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据说“关帝诗竹”,为关羽亲手所绘。这幅竹画的全部竹叶点缀成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为了便于辨认,我特意在网上下载了一幅,以作对照。
岳飞画“关圣帝君像”
平安殿又称启圣殿,是关林的主体建筑,位于整个庙院的中心,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殿内供奉有贴金关圣帝君像,关平、周仓、王甫、廖化侍立两侧。
财神殿关羽财神像
春秋殿及关公夜读春秋塑像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碑:立于关林(冢)前奉敕碑亭内,碑文记载了关羽生平事迹及封号、建庙等情况,是关林称“林”的重要依据,反映了历代帝王对关羽至高无上的尊奉和对关林崇祀不断的历史,同时也证明了关林在海内外数千座关庙中的领袖庙宇地位。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碑
关冢是关羽灵首埋葬之处,高17米,面积达2600平方米,冢正面南墙有康熙五十六年所建石墓门,门额题“钟灵处”,墓门对联为:“神游上苑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
关冢前牌坊
关林有古柏千余株,古朴苍劲,人们根据其形态,取名为龙头柏、凤尾柏,螺旋柏,结义柏……,使游人观后产生联想,增添情趣。
龙头柏
凤尾柏
结义柏
螺旋柏
撰稿王斌坤2018.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