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辈”逛公园买的门票长啥样?成都老人30余年收集门票3万余种

戴竺芯
显示日期2018-05-26;访问次数:324; 电脑端



“爷爷辈”逛公园买的门票长啥样?成都老人30余年收集门票3万余种

封面新闻 2018-05-25 17:18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摄影报道

    5月25日,成都市武侯区一处居民楼内,刘才庚正在家里整理自己的“宝贝”。客厅的茶几上,铺满了五颜六色的门票。老人今年69岁,收集门票30余年,共藏有3万余种门票。这些门票不仅是他生活中的回忆,更是他用于向更多人普及历史知识、举办公益活动的实物素材。

六旬老人迷上门票 30余年攒了3万余种门票

    对着茶几上摆设的门票,刘才庚小心的将它们按时间顺序排列。这些票据中,有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史料陈列参观券、粤东会馆参观券、洪湖潮湘鄂西苏区革命斗争史实展、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参观券等几十种……“我正在整理这个红色革命系列的门券,整理好了联系社区拿去给大家参观。”刘才庚说。

    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最大的爱好就是收集各类门券。从30多年前至今,他已收藏存留了门券3万余种。家中的柜子里,几乎塞满了他这些年的收获,门背后、床底下、衣柜顶,堆放得整整齐齐的纸盒子里,都是他的藏品。每个纸盒子外分门别类,列出了门票的大概内容。

门票来路多 藏品可以记录历史变化

    对于门券的爱好,始于旅游。刘才庚说,年轻时,自己只要出去玩,走到哪就要把当地景点的门票带回来。日子长了,越存约多,他心想着,何不系统的把这些票据收集起来呢?慢慢的,他开始有意识的收集门券,除了发动周边亲戚朋友将他们手中的门券“交出来”,同门券收藏的其他爱好者手中交换,甚至通过写信的方式与全国各地的“券友”交流。

    “改革开放前,文化公园和青羊宫是合在一起的,当年门票上的八角亭,就是见证。”指着一张邮票大小的粉红色票据,刘才庚说。这些年来,对于门券的研究,他也颇有心得。50年代的门券纸张较小、一般没有图案,纸质也比较差,一直持续到70年代,门券的外观变化都没有太大变化。到了80年代,纸质门票逐渐出现了图案设计,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塑料的彩色门票。而90年代以后,门券基本都用黑白简易图案,也慢慢出现了彩色印刷的门票。到现在,各种电子门票不断普及,纸质门票也越来越少了。

与社区合作办展览 门票的社会价值最重要

    “门票里的知识很多,地理、人文、经济,什么都有。”刘才庚说,收藏门券的经济价值并不高,对他来说,门券中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才是最有意思的。他说,人的记忆都是很有限的,通过门票,我们可以回忆过去,更可以通过门票,将当年发生的故事串联起来,起到回顾历史、普及知识的作用。

    现在,刘才庚还是四川门票协会的负责人。虽然已近古稀之年,他依然每天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自己的门券爱好中。编辑“旅游门券”的报纸、和社区合作办展览、开讲座,制作门票展示条目……这些公益活动,也得到了许多社区的支持。“我希望它们能够最大的发挥社会价值,让更多人认识历史。”刘才庚说,只要自己还能动,就不能丢掉这个爱好。

资料来源:封面新闻


编辑:王建池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8-05-26 20:45:25

门票收藏价值在于回馈社会。

姓名:伍勇; 时间:2018-05-26 21:09:31

欣赏了,谢谢!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8-05-27 06:21:09

欣赏了,谢谢!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8-05-27 06:27:00

欣赏了, 谢谢!!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8-05-27 07:48:59

祝贺刘老师!

姓名:陈捷; 时间:2018-05-27 10:23:01

欣赏了, 谢谢!!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18-05-27 10:55:00

拜读了!谢谢!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8-05-27 13:15:41

为刘老师点赞!

姓名:钟杰; 时间:2018-05-27 14:14:14

为刘会长点赞!谢谢!

姓名:刘才庚; 时间:2018-05-27 14:25:12

接受采访是想通过媒体宣传门券收藏要注重社会价值,要有正确的收藏理念。谢谢各位老师关心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8-05-27 21:00:33

欣赏了, 谢谢!为刘老师点赞!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8-05-27 22:42:17

向刘老师学习,为刘老师点赞!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8-05-28 15:38:34

拜读,欣赏了……感谢媒体报道门券收藏达人!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