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18 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宣传活动在河源市举行,活动将围绕“超级连接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这一主题,届时将有来自粤港澳三地的近百家文博单位参与此次盛会。
当我们得知博物馆日活动的主会场在河源市博物馆时,决定组团到河源旅游兼搜集博物馆门票及资料,并通过微信群发起接龙报名信息,很快就有广佛两地的藏友响应报名,一个10人的包车旅游团队组成。
5月17日上午,佛山券友准时出发,到达广州黄村地铁站集合点,上车后我们按预定的线路上高速,向河源目的地进发,车内欢声笑话不断。
中午,到达河源市源城区,在恐龙博物馆不远处见一间名为“根据地饭店”吸引我们的眼球,进入店内,只见通道、墙壁上、餐具、纸巾盒等装饰满是“井冈山根据地”的红色原素。加上服务员热情推介,决定在此午餐,品尝富有客家风味的特色菜。
饭后,因烈日炎热,气温较高,我们改变一下计划,先到河源市博物馆附近找酒店,办理好住宿,放下行李,为接下来活动解除后顾之忧。
下午3点,太阳开始西斜,通过导航,向东源县的“阮啸仙故居”出发。当到东源县不久,车辆就要转入一丘陵地带的山间小路,因坡多、弯道多,路窄小,行驶慢了下来,为了安全,31公里的路程,行驶超过一小时,约在4点15分到达故居目地。
阮啸仙故居位置约在村的尾段,背靠土岗,地势若高一此,前有晒谷场及一条路、池塘,且开阔。在小路口前分别立了两座 “阮啸仙故居、简介”的石碑,我们就在石碑前的树下停车步入故居。
故居建于清代,坐南向北,三堂四横一后杠屋布局,面积不算大,属客家式围屋,院角有望楼(也称更楼),院墙多有黑色的霉斑,屋内也有多处霉斑及菁苔痕迹,应和山区潮湿的气候有关。故居门口不大,门的两边挂上省、市、县各级有关部门发的“中共党史团史教育基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个牌子。但整个故居没见一个管理人员,随便进出,游客就只有我们这批参观者,也没有任何简介、单张等宣传资料,感觉有些失望。
阮啸仙,出生于1897年8月17日,广东东源县(今河源市东源县)义合乡下屯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之一,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人民审计制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
五四运动校学生会主要负责人,中国社会主义事青年团广州地委书记并代粤区执委会书记, 1926年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曾任中共广东省委农委书记、建立仁化县安岗苏维埃政府,被选为主席。出席过党的六大,当选中央委员,任中共赣南省委书记、赣南军区政治委员。1935年2月,阮啸仙领导的赣南省委机关部队被敌围困,3月6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8岁。
1935年,陈毅得知为战友阮啸仙牺牲之后写《哭阮啸仙、贺昌同志》诗评价说:“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
2006年《阮啸仙》广州首播仪式上国家审计署前审计长李金华评价阮啸仙说:“阮啸仙同志是我党审计工作的始祖”。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阮啸仙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进入故居,只见墙壁两边挂满“阮啸仙的生平展览”的展版,一进展厅两边各放一个约3米长的展框,因展厅天井中空,有阳光直接照射框里的书刊、文物等展品的原因,大多以退色,看见实在可惜。而墙壁上的展版看来较新,估计这些展版挂起时间不会太长。展厅的最后中央有一座 “阮啸仙半身铜像”,铜像看上去也较新,后墙上一幅 “阮啸仙遗像”,下方有一香案。综观整个故居展览陈设、布局非常简陋,细想一下,实在和门口上各相关织能部门所挂的牌不有点格格不入的,对革命先烈有种不太敬重的感觉。另外,我们在来回的路上,我曾留意过所经过的来回行驶车辆,一直没有见到有旅行团队经过,更没有公共交通车辆可到故居,可以说交通是落后的。
因今日气温较高,天气炎热,带上,的饮用水喝完了,从故居出来,本想找地方,卖瓶矿泉水、饮料什么的,在故居隔壁见一位老婆婆,上前向她打听那有矿泉水卖,回答说村里附近没有卖饮料的小卖部,我们正在为难,当她得知我们一行从远道特地来参观阮啸仙故居的,她热情招呼我们进屋坐,叫上屋里的孙子拿来凉开水给我们解喝,真是“喝下一口清爽,赶走全身薯热”。
在和老婆婆闲聊中得知,她姓阮,今年92岁,是阮啸仙的亲侄女,现故居只她同孙子在这里居住,其他成员在村里的或外出打工,孙子主要是留下照顾她们起居生活,当问及阮啸仙事迹时,表示当对年纪很小不知道,现在年纪大了,好多事情都记不起了,而她的孙子一直拿着开水瓶,热情地为添水,没有多说话。原本想来,在这里发现了阮啸仙的亲侄女阮婆婆祖孙俩人,会发掘到一些有用的史料或能听到一些有关“阮啸仙的故事”,可惜一无所获。
时间很快到5点多了,我们向阮婆婆祖孙俩人告辞,感谢他们的热情接待,感谢他们消薯解热的凉开水,并祝婆婆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