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行(一)王继平门券展
平遥 胡保平
前不久,当得知王继平将在河南师范大学举办个人门券展的消息时,我就跟帖表示争取前往参加,5月17日,我与夫人等一行乘坐高铁,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程,于当日下午到达新乡,与前来迎接的王继平热情握手,表达祝贺。
王继平是河南新乡电力公司的一名员工,今年60周岁,他中等身材,略显清瘦,一双明亮的大眼,透着善良和文雅。引起我对他的关注,是他在2009年创办的《新乡门券》刊物,每月一期,在券研网友情刊发,至今已出版106期。期间刊载的文章,近一半是作为主编的他亲自撰写,他的文章文风朴实,细腻生动,尤其是门券鉴赏品评,有着独特的品位。从2017年开始,他又身兼《河南门票》主编,至今出版了六期。作为专业券刊,在当今新媒体十分活跃的今天,能够长期坚持办刊,确实不易,除了辛勤笔耕,编辑资料,组织稿源,排版印刷,还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坚守,没有顽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很难做到。
河南是文物旅游大省,也是旅游门券收藏起步较早的省份,早期曾出现过方清修等杰出的领军人物,也涌现过张新华、陈路等门券文化颇有建树的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门券文化研究方面后劲不足,影响力有所下降,正是在这样的形式下,王继平的脱颖而出让人眼前一亮,因此,作为理论部的负责人,我愿意为他的文化探索,加油鼓劲。
当天晚上,王继平在汴京烤鸭店为我们接风洗尘,一同参加的有罗恩福和任多群两位券友,虽然二人都是第一次见面,但从《新乡门券》上早就了解到,他二人是王继平办刊的得力助手,也是新乡券协的重要骨干。在热情握手,相互赠送门券后,大家边吃边聊,气氛非常融洽,除了商讨布展准备外,我还特意转达了券研网王建池站长的问候。
5月18日上午9点,我们来到了河南师范大学,校门对面,在毛主席塑像的后面,一座宏伟气派的现代化楼宇映入眼帘,王继平介绍,这里就是图书馆大楼。进入图书馆,沿途看到很多学子正在认真阅读,气氛静穆,让人不忍打扰。在新乡地方文献整理中心,我们看到了“王继平新乡精品门票收藏展”的横幅和展场,文献中心的王主任热情接待了我们,并陪同我们一起观展。
展品是陈列在四排的展柜中,分别围绕四个主题布展,分别是牧野之韵(赞新乡景点神韵)、新乡之魂(颂新乡文化活动)、太行之美(观南太行之美景)、潞王之幽(赏潞王陵之底蕴)。藏品中不乏早期精品门券,从中可反映出新乡几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折射出新乡旅游景点的成长历程,是用门券文化的独特魅力,歌颂家乡建设的生动教材。王主任介绍,门券展是为了配合比干诞辰3110周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等大型活动的组成部分,从5月17日至5月31日展出,院校方面也很重视这次活动,专门刊发消息和报道。在随后的一个多小时里,又有多位当地的券友陆续前来观展,在和他们的交谈中,大家对王继平在门券收藏方面的执着和勤奋赞叹不已,对他勤于思考,认真专研的学习精神表示敬佩。期间,河南师大图书馆馆长还专门过来看望大家,并和券友们一同合影留念。由于没有举行开展仪式,所以外地券友没有集中参加。我在留言簿上,郑重地写下了“展示门券文化,抒发家国情怀”的感言。
门券展览进基层,进校园是各地券协的常规活动,然而进入高等学府却不多见,王继平将自己的门券展办到河南师范大学,让天之骄子们欣赏门券文化的精彩,显示了对门券文化的自信,但愿大学生们通过观展能够对门券收藏和门券文化产生兴趣,祝愿今后更多的门券展览能够登上
大雅的文化殿堂。
接风洗尘(左起:王继平、胡保平、罗恩福、任多群)
河南师大
毛主席塑像前留影
图书馆内
门券展场地
作者介绍
认真观看
留下感言
合影留念(右四为图书馆馆长、右一为文献中心主任)
与部分券友合影
贵宾卡
参观券
敬请关注:二、潞王陵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