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感悟(68)井水依稀话故街

方文洲
显示日期2018-06-15;访问次数:310; 电脑端

                                             

井水依稀话故街

                                                                             江苏南京     方文洲
         
近年来微信传媒已渗透了每个人的生活里,各路微信群占据了手机屏幕,有这么个群让我温馨又难忘怀,那就是老同学群,近半个世纪未谋面的小学、初中、高中同学又仿佛回到教室课堂里,头脑中时时浮现半个世纪前个个青涩的脸庞。人常说往事如流水,记忆的碎片就是萦回岁月间流水,其实流水就是童年和青少年的故事,不由自主地总要想到那年月的情景,微信群里模糊的印记,摇曳着最真的微笑。
         我们老同学绝大部分都生活、学习在南京旧城南。这座旧时的京城在时间的长河里颠簸沉浮,记得小学和初中时,同学们经常穿梭在各条巷子中,到同学家玩也罢,写作业也好,各式样的房屋,各种的街景无不透露出那些屋瓦墙砖的日光月色。我曾写过《我的故街老巷》一文,记述了我住过的秦状元巷,以井为题表述了老巷人家的不屈不挠的往事。今天这些老街巷仿佛一时间凝止于历史深处,井被填埋,井圈砸碎,街巷的历史荡然无存。面目全非的老街巷徒有了虚名,这虚名停留在了地图上。卖酒酿的吆唤,卖冰棒叫卖,炸炒米的甜香,都只留在我的记忆里了。
         老城南的故事很多,有些故事与那年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轶事紧密相联,尤其是各条街巷子里的井更有历史的渊源。离我家咫尺之遥的金沙井这是众多井中一桥段。巷子以井为名,井以巷子而存。悠悠长长的金沙井大约只有200米来长,东接中华路,西壤洋珠巷,我的几位老同学曾在此居住过。有关金沙井的来历,我翻阅了《江宁县志》,其记载上说:明朝年间,有年大旱,河水枯竭,于是居住于此的居民挖井汲水,而没有料到是在开挖的井中发现的沙砾有闪闪发光的金子,遂将此井命名为“金沙井”。另有史料说,井旁有一大宅院,原是清末著名文人汪士铎的旧居,后太平天囯改建为官衙,我童年记事时成了一所小学,朗朗的读书声时时回音在井巷中。
        无论那条街巷的井,都曾养育了那条街巷的人,井是故事,井是城市历史,井更是许多人情怀。然而井却遭到了不公正的待见,在城市拆迁中井淹没在轰然倒塌的尘埃里。但井确确实实在老街巷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见证了老街巷人一代代的离乡背井生活,没有了井就没有了市井文化,心眼会枯干起来。对于井,我永远怀着祟敬之情。
        去年此时,我走访了西善桥街道老物件收藏馆,见到了许多在拆迁过程中丢弃的老街巷井圈和井栏,它们默默地蹲伏在收藏院子里,似是吟泣着它们的身世,触摸着它们道道绳痕,这是历史的年轮,是它们脸上饱经风霜的皱纹,就是这些井,才能让我们阅读到每条街巷的诞生与消亡。收藏馆的馆长告诉我,井的涵盖很广,它是一部读不完书。我同意此观点,井是老街巷的眼睛,看得见历史,看见得百姓生活的嬗变。
        东鳞西爪的扯了些废话,也只是对城南一隅的回溯,我梦中的南京,梦中的城南,梦中街巷里的井是我个人的感性,不是考据,不是导游,只是一点点穿越的怀念。

  



                                                    
二0一八年四月十八日
                                               翠屏山房


编辑:崔艳红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8-06-15 00:41:11

杭州曾经也有不少的井 但过多的旧城改造和楼盘开发 有好多井只能存在于记忆中了。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8-06-15 01:24:53

拜读欣赏学习了,谢谢! 童年的记忆中,永远离不开井,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没有井水就没有了衣食住行的基本保障。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8-06-15 06:08:35

井是历史的见证,扬州也有很多这样的老井。欣赏了,谢谢!!

姓名:陈捷; 时间:2018-06-15 07:44:35

欣赏了,谢谢!!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8-06-15 07:56:05

欣赏了,谢谢!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8-06-15 07:56:14

佳文,拜读!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8-06-15 08:31:25

一口老井勾起了对童年的美好记忆。谢谢方老师美文!

姓名:龙庆丰; 时间:2018-06-15 09:18:04

欣赏了,谢谢!!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18-06-15 09:18:50

欣赏了,谢谢!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8-06-15 10:48:27

在童年时,老街巷深处的水井旁,也承载着张我们玩耍的身影。拜读方老师美文!

姓名:钟杰; 时间:2018-06-15 11:26:26

方老师说到同学情,那是情深意长,说到井,那是一代人的记忆,方老师以井追史,叙史,记忆的故事多,回味 无穷,谢谢!分享了方老师美好的回忆。赞!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8-06-15 11:32:03

一口老井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村西头也有一口井,也可称老井,全村人都唤它为"洋井″,因为是压水井,全村都吃这口井的水。可我家的菜园子里还有一口井,是专浇地的,那个年代谁家也离不开井。谢谢方老师点燃了我的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8-06-15 17:39:42

童年的记忆中离不开井,小时候用水都是用吊桶在井中提,回忆的文章让我脑中充满了回忆。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8-06-15 19:58:22

欣赏了,谢谢!!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8-06-15 20:17:01

井与童年并存在记忆中,我家的井,现在已列为苏州十大古井之一。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8-06-15 22:03:33

说起井来太熟悉了,1965年我家搬家告别了自来水,吃了两年井水才安装了自来水。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8-06-16 16:41:51

生命离不开水,城市的井是生命的母亲。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8-06-16 21:48:18

井中有生活,井中有历史。

姓名:张维超; 时间:2018-06-17 14:22:50

想起一部电影--老井!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