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A级景区77 晋城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位于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是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光禄大夫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
皇城相府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枕山临水、城墙雄伟、雉堞林立,房屋典雅、错落有致,其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2010年,皇城相府成为AAAAA级游景区。
内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所建,名为“斗筑可居”。尤其河山楼及附属107间藏兵洞,据说是为抵御流寇侵扰所建,整体为砖石结构,没有方木。楼内还备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储有充足的粮食。同时能容纳千余人避难,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显示出古堡风格。内城建筑分祠庙、民宅和官宦邸三类,风格迥异。祠庙建筑有陈氏宗祠,是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庙。建于明嘉靖年间,为两进院落,前为祭祖堂,后为先贤祠。民居有世德居、树德居和麒麟院,世德院为陈廷敬出生地。官宦私邸有容山公府和御史府等。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为陈廷敬所建,名为“中道庄”。相府大门外有一大一小两面三座功德牌楼,相府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中道庄”西门外有御书楼一座,楼内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保存完好。皇城相府的礼制建筑,反映了明末社会状态及清初政治面貌和宗教信仰,留下了一笔丰厚而值得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
陈廷敬墓地名曰“紫云阡”,主要建筑有石牌坊、御书挽诗碑亭、十通高大的甬道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