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昆明拾遗
在昆明,我们拾遗补缺地游览了位于昆明城东北郊8公里处鸣凤山麓的金殿。金殿初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现建筑为清康熙十年(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重建。据介绍,金殿为方形,殿高6.7米,宽、深各6.2米。走近一看,其梁柱、斗拱、门窗等仿木构件,以及供桌、匾额等内外陈设,一概用铜铸成。且雕刻细腻,造型美观。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的金殿,留下了岁月的印痕,更显古朴。在金殿里面,供奉着一尊真武大帝铜像,两旁侍立的是金童玉女和龟蛇二将。这座金殿的体量比武当山的大,位列我国现存金殿之首。
昆明真是旅游好去处,而且去往景点的交通都很方便。坐上44路公交,直达滇池海埂公园。五百里滇池烟波浩渺,特别有生气的是,成群的红嘴鸥汇聚在这里,与游人同乐。我情不自禁将面包、饼干托在手心,听凭鸟儿啄食,从中收获快乐无穷。滇池岸边的桉树硕壮高大,枝繁叶茂,是滇池一景。十二年前我在此游览时,风浪拍岸中,尤有垂钓人。而今,已没了这道风景,但水更清,天更蓝,步道上留下了更多的孩子们的嬉笑声,游人们悠闲漫步的身影,还有老年人童心未泯的吟唱声。
静赏滇池,与海鸥同乐后,步行一站路,就来到云南民族村,这是一处大型的人造景观。尽管七十高龄免费游览,但对此类景点不感兴趣的我们,选择了放弃,拔腿来到马路对面的云南民族博物馆。这里也是免费参观,但惜乎没票,好在简介也挺美观。
馆内陈展内容丰富,云南诸多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得以充分展示,生产、生活、民风、民俗,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多姿多彩,应接不暇。馆内还有一个特色书店,在此浏览多时,所见有关少数民族的书籍是应有尽有,而且都是正版书,不乏市面上见不到的珍稀资料书籍。来到云南这个少数民族集聚最多的省,接受一次民族文化的熏陶,实在是大有必要。
大观楼公园是滇中闻名的旅游胜地,始建于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距今已有300余年。入园傍荷池直走,迎面有亭,门悬“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的对联,说的是古代登大观楼须经舟渡,泊舟亭前。亭上琉璃黄瓦,中嵌大理石,书刻“近华浦”三字。意为这里是与滇池对岸太华山相近的地方。
穿过亭门,绿树簇拥中闪出一座方形三层楼,这便是著名的大观楼。大观楼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楼旁还建有涌月亭、澄碧堂、催耕馆、观稼堂等建筑。
园内楼阁均有楹联悬柱,文化气息浓郁。最有名的当然是悬于大观楼前的那副久负盛名的长联。正是它为大观楼赢得了莫大的声誉。长联系清朝孙髯翁所做,共一百八十个字。
排队取号,依次登临大观楼,远览近观园区景色,大观楼三面临水,既有自然湖山之灵气,又有古典园林之秀美,“揽胜阁”对联曰:“海天纵览观斯大,风雨无边兴自高”,真实写照。登斯楼也,视野大开,风物无边。
昆明的春光好美,最大的鲜花市场——斗南花卉市场,浓缩了昆明的春天。当我们几番换车,终于走进花市的一刻,那庞大的交易场地,让我们为之咄舌。斗南花卉市场,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是著名的花都。斗南已成为中国花卉市场的“风向标”和花卉价格的“晴雨表”。三个楼层的花卉大厅,占地千亩。白天都做散客生意,真正的大宗交易是在晚上。听说,每天入市交易人次达上万。
满目的鲜花,姹紫嫣红,简直就是花海一片。在这里,勿忘我、紫罗兰、百合花、叶牡丹、玫瑰花、向日葵、乒乓菊,以及不知其名的花,还有那形形色色的多肉植物,品种多到你简直不敢相信。鲜花就跟菜场里的蔬菜那样堆积如山,价格也是便宜到家,看着看着,就有了想捧一大捧回家的冲动。好在市场里就有专做空运的商家,买了鲜花,交由他们代办。我们买了各种鲜花一大捧,66元,空运费59元。下午一时办好手续,想不到第二天下午就已送达苏州家中,这个快递实在是够快的。
彩云之南的旅程业已结束,虽然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不能穷尽云南所有的美丽,但这些天的美好经历,已足够让我们铭记终生。
2018年5月20日完稿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