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 那人 那事”征文(1)我曾马年新春访券友

北京市:吴士育
显示日期2018-08-01;访问次数:361; 电脑端

我曾马年新春访券友

北京  吴士育

 

2002年,马年新春,适逢寒假,我从北京回上海去探亲,同时,也想实现一个夙愿,与沪上的券友见面晤谈交流。

因为喜爱集门券,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券友,其中就有多位上海的好朋友,但是由于工作地域的关系,虽然相识相交书信往来交流门券,但是始终没有见过面。我想趁这次回沪探亲的机会,抽空去拜访券友,也算是集券活动的内容之一。

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从家乘车前去拜访券友颜振鈊老师。颜老与我已通信多年,彼此一直保持着鸿雁传书的联系交流门券,在集券活动中,我得到他的大力支持和许多帮助,他曾多次邀请我回沪时一定要见见面,所以,这次首先一定要先去拜访他,共叙友情,共享券乐!

按照地址我找到了颜老的家,一座上海的里弄小楼。我进家看到他正在斗室里忙着塑封门券,见到远客登门,他自然十分高兴,忙着沏茶倒水,和我热情的交谈起来。作为见面礼,我给颜老带去我们大兴的西瓜博物馆门券、长城纪念券及其他北京门券,颜老也拿出他的券册,请我欣赏,并让我挑选想要的门券赠送给我。其中一枚扬州琼花观门券李鸿章故居纪念券,既精美又较珍稀,他都慷慨的送给了我,使我心里感到热乎乎的,很是感激。我们互相介绍了就沪两地的集券活动情况和各自的集券专题。颜老告诉我,在经济市场中要以券养券,广交朋友,多方交流。他还告诉我,按地域保存门券,按自己的收藏情况来选编专题,许多收藏知识使我受益匪浅。我们还谈起许多上海籍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券友,如广州的张国水、合肥的李莉、新疆的刘天视等,以及集券界的著名人士如姚金文、郭效文,北京的李俊、朱书群等,真有说不完的话题和叙不完的券友情。

颜老是一名退休工人,退休近十年了,一直从事集藏门券这一业余爱好,虽然当时每月退休工资仅数百元,但是他要拿出一部分钱来从事集券的开支,孜孜以求,十年不辍,他已集券数以万计。他在街道里弄和老年活动站搞门券展览,既服务于社会,又广泛宣传门券的人文知识,这种集券精神真值得我很好的学习和效仿。通过交谈和观赏他的门券,让我增加对他的敬佩和崇敬。最后,颜老又拿出他的专题贴片让我欣赏观赏。党史《辉煌的历程》张张贴片、枚枚门券、说明词的撰写和门券的编排,真是用尽了心机,耗费了很多精力。因为颜老的文化水平有限,完全靠的是毅力和求知,凭借顽强的毅力,从事着这一高雅的文化活动。既充实了自己的生活,又让它为社会作贡献。这其实也是我们每个门券收藏爱好者的共同愿望。

愉快的时间,总是嫌太短,我拜访颜老在不知不觉中很快的度过,颜老热情留我吃饭,我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颜老告辞。迎着夕阳的光辉,我愉快的踏上回家的路途,归途中我感觉拜访一位券友实在是收获太多太多,从集券知识和集券精神都学到很多东西。我们天南地北的券友因为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志趣追求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境界、一种人生的乐趣和一种对社会的贡献,不集门券恐怕是永远体会不到这种感受的。

近二十年来,我和颜振鈊券友始终保持着通信联系,不断交流门券,友情也不断加深。每年在交流会上见面,我们彼此的券册中也都有对方支持的门券。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马年新春第一次去拜访他的情景。那次访友,我也曾写过一篇短文,刊登在上海的“旅游之星”第122期上,题目就是《马年新春访券友》。

往事重提,感慨万千,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那年 那人 那事”记忆犹新。

 


编辑:张宝贵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8-08-01 02:01:49

"我们天南地北的券友因为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志趣追求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境界、一种人生的乐趣和一种对社会的贡献,不集门券恐怕是永远体会不到这种感受的"。吴老师的这段话写的真好!深有同感!我和吴老师通信多年,他无私奉献,他来信必回,赠送满信封门票,昨天又收到他邮寄的几十枚门票。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8-08-01 05:51:19

美好的回忆!!

姓名:钟杰; 时间:2018-08-01 05:57:20

一篇令我感动的好征文,券友情真。颜振鈊老师,吴士育老师,为二位老师点赞!向二位老师学习!谢谢 吴老师!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18-08-01 06:37:11

真情实感,情景再现。集券人的高尚跃然纸上。敬佩!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8-08-01 07:48:23

吴老师为“那年 那人 那事”征文开篇。好文章!

姓名:陈捷; 时间:2018-08-01 07:50:58

祝贺栏目开篇!!!!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8-08-01 08:24:59

颜振鈊老师和吴士育老师都是我的券友,首篇报道格外情切,谢谢吴老师!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18-08-01 08:44:30

券友情深!美好回忆!谢谢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8-08-01 09:08:27

券友一家,情真意切!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8-08-01 09:47:10

祝贺吴老师为征文开篇! 作者的文章情景交融,吴老师与我交往数年情真意切! 感谢吴老师多年来对门券收藏研究网的大力支持!!!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8-08-01 10:44:13

情真意切,券友同心。

姓名:刘铭元; 时间:2018-08-01 11:05:07

“那年 那人 那事”征文开篇很响亮!谢谢!!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8-08-01 14:19:44

开篇好文,券友情深!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8-08-01 16:06:51

集券访友,收获多多。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8-08-01 18:01:21

拜读!……感人至深……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8-08-01 19:24:48

券友情深!回亿永远。开篇好文。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8-08-01 22:04:08

难忘的回忆,券友的深情。

姓名:李国林; 时间:2018-08-02 00:14:48

很敬佩吴老师对劵友的满腔热诚,对门劵热爱。与吴老师交往两年来有信必回,十分认真,向吴老师学习。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8-08-02 09:53:39

每一位收集门票的藏友 都有许多见过的没见过的天南地北票友!我去过好多券友的家里,但在券友家过夜的只有两位,一位是上海王关鑫,另一位是北京的段武(段老爷子)。有时间会写写段老爷子。

姓名:叶建国; 时间:2018-08-02 10:50:57

吴老先生对门券的执着、认真。对券友的情真意切令人难忘。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18-08-02 16:48:28

深情回忆,真情流露。问候吴老师! 祝贺新栏目开篇大吉!

姓名:彭安荣; 时间:2018-08-02 21:27:51

开篇之作,拜读了!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18-08-03 09:35:39

集券访友,收获多多!

姓名:沈剑勇; 时间:2018-08-04 09:21:23

拜读首篇,集券访友,难忘记忆,谢谢分享。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18-09-07 12:50:28

拜读!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