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协作出成果
北京 崔艳红
2014年全国18届展回京后,为了方便相互交流信息、探讨门券收藏理论等诸多问题,马明言、宋振清、崔艳红等几位券友在网上成立了北京门票研究沙龙。沙龙成立后,结合时事,2014年11月12日首秀尝试合作了《雁栖湖喜迎各国嘉宾》、《“APEC之夜”生机勃勃》文稿,并在网上进行了展示,受到券友的欢迎,效果不错,我们也受到很大鼓舞。经过讨论,大家觉得除了互相交流信息外,不能光在那里空谈,应该动起手来,干点实事。所以,就有了通过网络合作创作门券图集的想法。我们定下目标:从2015年开始编写北京注册博物馆图集,并在券研网上展示,力争两年内完成。经过一系列准备,首期于2015年1月3日和大家见面了(现在点击量已过千)。但感觉现有人员略显单薄,需要加强团队的力量。我们力邀藏品丰富的张伟券友加入,他的加盟使得图集增色不少。北京博物馆门票图集的顺利制作,离不开几位券友的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我们虽然住在一个城市,但居住分散,不可能经常见面。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群、QQ及时沟通。有时候报国寺活动后,在报国寺对面的麦当劳碰面,坐下来面谈,偶尔去券友家见面。总而言之,我们几位券友志同道合,团结和谐,彼此信任,不分你我,不争名利,坚定信念,终于按期完成了预定目标。至2017年10月共展示注册博物馆图集99期,涉及有门票的126个博物馆(北京现有注册博物馆160家)。2018年又继续展示了无注册博物馆图集12期,36个博物馆。到目前为止,北京博物馆门票图集全部做完,历时3年零7个月。组编北京博物馆门票图集,资源共享,券友可以按图索骥,一份有价值的资料展现在券友面前,我们非常欣慰。虽然我们为此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后来,北京沙龙增加了刘瑞海、张春凤和张玮峰等几位券友。几位券友都各有所长,最大的特点都是有文化的年轻人。沙龙成员现有7人,其中大学2人,大专4人,中专1人。我们也盛情邀请懂电脑、对门券理论研究感兴趣的北京券友加入到沙龙的行列中,北京沙龙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其次,发挥宋振清老师电脑制作特长,以88岁宋振清老先生为主的《中国四大系列》于2017年1月开始制作,到现在已制作39期,反响也不错。参与券友宋振清、马明言、崔艳红、张春凤。
张玮峰券友有过多次的进藏经历,他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般人望尘莫及的美丽西藏。《藏式风情》系列网站共展示13期。
刘瑞海诗文兼行,积极参加网站的《莲花杯券集展》和征文。时不时在论坛发帖,一景两季系列已经做出二十一期。
马明言、宋振清、刘瑞海、张春凤四位券友的文章入选《券海扬帆》,值得庆贺。
几年中,沙龙成员在微信群保持互相沟通,集思广益,有事协商。大家摒弃私心杂念,一心一意做好我们的事情,不受外界干扰,莫谈论是非。通过合作彰显集体的智慧,各显所长,互帮互助,合作共赢。
北京沙龙的券友合作,在券界开创了先例,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事实证明,只要团结和谐,目标明确,小团体也可以干大事情。
感谢券研网为我们提供平台,我们取得的这些成绩得到广大券友的认可和支持,借此机会表达我们诚挚的感谢。
制作北京博物馆门票图集的四位券友(左起:崔艳红 马明言 宋振清 张伟)
在麦当劳议事、交流
在崔艳红家制作图集
北京电脑制作学习班
张春凤(左)和刘瑞海在东郊铁道博物馆翻看《券海扬帆》
在纳兰性德纪念馆和馆长、馆员在一起
天津资深券友王述育老师参加北京券友交流活动日。张伟券友现在在券界小有名气。
欢迎保定陶万春会长参加北京券友交流活动日
崔艳红 宋振清 付尚清 张玮峰
北京沙龙成员接待承德券友付尚清夫妇
券联盟两位副副部长在报国寺(左李新建),与北京沙龙券友畅谈收藏体会。
北京沙龙门票展进南磨房社区党员活动室,长期摆放
2018年4月7日,宋振清老先生捐赠人民币300元 ,用于支持网站开展各项活动。宋老累计捐款800元,门券320枚。捐款捐票,表达了一位耄耋老券友对券研网的一份挚爱。
马明言老师作为券联盟理论部部副部长在北京沙龙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