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臺灣之七----天涯海角到垦丁
自小对地理的偏爱,使我对有特殊地貌或特殊地理位置的地方尤为感兴趣。垦丁就是这样一个有特殊地貌,又兼具特殊位置的地方。原来并不知道这个地名,我只知道台湾的最南端有个叫鹅銮鼻或火烧寮的地名,并且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平均年降水量近万毫米),这是中学地理课本上的知识。这次到台湾才明白,台湾南部那个“树叶”或“地瓜”的柄叫恒春半岛(整个台湾像一个树叶或地瓜),恒春半岛有两个呈“丫”字形伸入大海深处的叉,左长右短,长的叫“鹅銮鼻”,短的叫“猫头鼻”,形成台湾岛最南的两端。
“垦丁”本意为“开垦的壮丁”。清光绪年间官方设招垦局,募得粤籍客家人在此搭寮垦荒,得名垦丁寮。这里属真正的热带地区,地处北回归线之南,我们从阿里山感觉秋高气爽,一路向南,到垦丁明显有闷热之感,时距中秋节仅两天。这里是台湾的“偏远地区”和“天涯海角”,晚间,明显显得“荒凉”一些,人也不多,城里至多像个大陆九十年代的小镇,高楼就更谈不上了。垦丁被辟为国家公园早在日居时代就提出来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总统蒋经国的倡导下正式成立,为台湾第一个国家公园。垦丁地质以珊瑚礁为主,三面环海,对面就是巴士海峡,隔峡与菲律宾相望。这里一年有三季狂风肆虐。我问导游为何不建大量的风力发电?答案是:这里虽然风大,但属“乱风”,没有方向。无论什么方向来的风,到这里风力突然增强,形成直扑之势。每年十多个台风也从这里掠过,形成惊天动地的大风大浪,长期的落山风,和强烈的海蚀作用,造就了特殊的地理风貌。这里的景观具有多样性,有沙滩贝壳、崩崖、沙瀑、钟乳石洞,海岸线鸟瞰似百褶裙,极具地形教学与研究价值。有热带雨林稀有植物、种类繁多的昆虫蝴蝶,这里也是长达半年的候鸟迁徙落脚地。另外,遇大风季节,这里的居民也会戴上一种方巾防止风沙,形成当地独特的景观。
鹅銮鼻的海岸是陡峭的悬崖,站在高高的峭壁上,澎湃的太平洋就在脚下,汹涌的波涛卷起绿色的巨浪一层接一层推向岸边,我们以前看到的海都属内海,深不过几米、十数米,而我面前的就是如天的太平洋,眼前就有可能超过一千米。到底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体,那奔腾不息的波涛显示出无比的威力,将这里的一切“雕刻”成千奇百怪的造型,那隆隆的暴风好似从地下发出的闷雷,使这里的一切都不敢发声,那强劲的暗流,足以将一切摧枯拉朽,这就是久仰的太平洋。看着滚滚的波涛,使人对天地产生无限的敬畏,不知是什么力量具有如此之威力,真是让人怵目惊心!
垦丁四周海域清澈,珊瑚生长繁盛,台湾驰名的红珊瑚就产在这里,这里的珊瑚制品优良,当然,价格也不菲。
垦丁有每年一度的“垦丁春浪音乐节”,明星荟萃,大众云集,为台湾开启全民户外大型音乐活动,以一种更大众、更普罗的音乐文化为台湾音乐活动注入一股新势力与新活力。垦丁夜市也很繁荣,从白天到深夜,街上充满许多身着海滩裤、比基尼和一身轻松打扮的游客,街上的霓虹灯颇有点南洋度假胜地的风情,也有钢管舞等火热表演。
恒春城保护得很好,城内的四座城门依然矗立在城市的四个方向,注视着历史的演进与来来往往的游客。夜晚,我穿过南门,在恒春的小街上散步,信步走进当地一个警察署,里面倒像是一个商务公司,陈列一些艺术品,要不是墙上的一些警示语,你怎么也看不出这里是警察署。我则观望他们的工作过程,看到警察接警办案的情形。和他们聊天,感觉很平和,绝不像我们的派出所,墙上写着“为人民服务”,普通民众门都难进。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寫于2012-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