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 缘 情
山西 杨新渝
说起集券的往事,总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令人愉快的、难以忘怀的往事。
记得2009年集券才三年的我,在老会长李洛书的鼓励下,鼓起勇气尝试我第一部专题《我们的精神家园》 。起步晚,手头专题票有限,十分需要一枚古琴门券,问询许多人未果,无奈之下有求于老前辈孟昭怀老先生,电话打过去,老先生非常热情,但还是遗憾的告诉我他也没有,他说没关系给你找一位苏州的券友,让她帮你找一找兴许会有希望。之后孟老又来电话说已联系上,和她说了你的情况,并且把姓名称谓联系方式都告诉我。
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电话拨过去,接电话的正是顾宗玲大姐,寒暄几句后,我把我的诉求告诉她,顾大姐说真巧,前几天刚去过,手头正好有一枚复品,过几天寄过来。我心想真幸运,怎么这么有福气,踏破铁鞋无觅处的门券,尽在孟老的牵线下有了下文,有这些老前辈的热心帮助哪有做不成的事呢。从那以后我和顾大姐你来我往成为书信朋友,每次顾大姐都会寄来我需要的苏州非遗方面的门票,并附有简洁明了的问候及说明,那一手工整秀美的好字吸引着我。
2014年衡阳十八届全国门券展览会 ,顾大姐也参会,我们终于见面了,又在同住一个房间,又是交流又是叙谈,好不热闹。大姐说有机会去苏州玩,苏州也是我值得去的一个地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北交汇的源头,答应有机会一定去。
2017年11月参加无锡交流会又遇到顾大姐,由于时间紧,大姐当日要返回苏州,没顾上多叙,交换完门票各自淘票去了,相约过两天后去苏州。
到苏州后,与顾大姐电话联系好长途车站见面,首站常熟目的是虞山派古琴博物馆。常熟对于顾大姐非常熟悉,说她小时常到这里走亲戚,在她的引领下以最快的速度,参观虞山派古琴博物馆,翁同龢中国维新第一导师翁同龢故居(在故居里还设有评弹传习基地),在这里还偶遇评弹老艺人,还去了虞山博物馆。紧紧张张的一天,如果不是顾大姐熟门熟路根本走不完。大姐和我说好第二天转市区。
第二天,带上行李放到顾大姐家开始苏州市区之行(因为是当天下午的火车)。顾大姐知道我来苏州的目的,给我当向导。在苏州长大的顾大姐太熟悉苏州,走过的小桥都是大姐小时玩耍的地方。当路过拙政园时忍不住还是进去了(不在计划之内)。拙政园内回廊起伏,水中倒影如画,怡人景色令人恋恋不舍,耽误了去计划内的景点。接下来来到皮市街229号,大风堂琴社苏州古琴艺术馆,见到著名古琴家叶名佩先生的女儿,大风社执行社长蒋凤文女士,述说叶先生不凡的一生及当下老艺人们生存状况,传承危机。
午饭后马不停蹄,大姐又带我游览计划内的景点,昆曲博物馆馆,原址为全晋会馆,苏州评弹博物馆,出来时大姐看看表,与路边一位说了几句苏州话(一句也不懂)回头跟我说还来得及,之后三步并作两步跟在大姐身后急走,原来去地方是吴苑深处书场,大姐跟看门人说了什么不知道。撩帘进去还在弹唱,大姐给个手势坐下,就这样欣赏听不太懂的半场评弹。
下午五点的火车,狂走一天的大姐非要执意送我去车站,怎么说也不行,真不知说什么好,进站后望着远去大姐的背影,我落泪了。上车后与大姐电话中聊起,说累坏了吧,大姐笑答今天走了一万多步,就当锻炼身体吧。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真不容易,真是以诚相待。
一张门票,我与顾大姐结下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