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 那人 那事”征文活动小结
根据网站活动安排,“那年 那人 那事”征文活动从2018年7月15日开始启幕,到9月7日征文展示结束,历时54天,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券友征文31篇。在31篇征文中,没有一个题目是重复的,而且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文笔流畅,故事感人,充分体现了广大券友深厚的写作功底和对门券文化的热爱。
一、精心计划安排。网站编辑部在2018年重点活动安排中,就已计划在2018年7—8月份举办“那年 那人 那事”征文活动。把征文活动作为网站必备的一道“文化大餐”奉献给大家,这也是广大券友所期待的一道盛宴。
广大券友也细细品味“菜肴”,从网站券友跟帖情况看,每篇征文发表后跟帖数均超过100人次,发表感言都在20、30条,充分体现了券友们的良好素养和对券研网这个大家庭的关爱。
二、积极撰写征文。自“那年 那人 那事”征文启事发布后,500余人次上网查看,30人跟帖发表感言,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券友征文31篇。其中,北京的吴士育老师第一个把征文稿件邮寄给负责征文的张宝贵,并且是手写的,充分体现了吴老师参与征文的极大热情;陈祥明、刘铭元、周沛等前辈虽年事已高,但仍笔耕不辍;党鑫、杨晓峰等年轻券友,也谈了加入门券队伍的收获和感受;有些在券研网很少谋面的券友如江天舒、姜莉莉等也积极参与其中;承德券协就有钱宝林、石常德、龙庆丰三位藏家倾力支持。另外,网站编辑崔艳红、赵义方、叶永坤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提笔撰文。另外,很多券友家里事情多,付出的辛勤汗水也更多,大家表现的都非常出色。
三、征文水平较高。此次征文,作者都付出了很多心血,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捋清思路、撰写提纲、丰富内容、图文并茂,回忆陈年往事,叙述朋友情怀。打开记忆闸门,撰写浓墨重彩。写人,写得生动具体;说事,说得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作者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较高的写作水平。他们不仅传承着门券文化,更是传递了正能量。
四、协力服务保障。此次征文活动之所以能顺利进行,还得益于网站编辑部密切协作,相关券友给与了大力支持。史料部长张宝贵不但全程周密组织了这次征文活动,还捐助120枚门票馈赠本次征文作者;外联部长崔艳红热心联系文笔较好的券友撰写征文;副站长王建、券展部长陈明新等将牺牲休息时间为征文券友邮寄门票。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副校长、券界藏研新秀张维超老师率领的创作团队为这次征文活动设计了精美的纪念券。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手浇开百花园。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才使此次征文活动显得有生机、有活力、有水平、有境界。网站搭建了交流学习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券友们也因券有幸结缘。让我们传承文化,丰富自己人生;让我们交流情感,使友谊之树常青;让我们携手共进,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门券收藏研究网编辑部
2018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