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故事(52)承德十大自然景观——元宝山
承德 钱宝林
避暑山庄景最奇,风摩岭外望东睨。
罗汉山高人尽见,磬锤峰大话非虚。
蛤蟆石儿朝南卧,德汇门前热水溪。
鸡冠挂月三千丈,僧帽连云数百余。
朝阳双塔藏仙子,元宝穴内长灵芝。
今天我们说说歌咏承德十大自然景观诗的最后一景—元宝山。
元宝山在市内以西8公里的双滦区,过了广仁岭,在广仁岭和双塔山之间,与双塔山隔谷相望,有一突兀的山峰酷似元宝,它就是承德典型丹霞地貌之一的元宝山了。它海拔高度562米,东西长150米,高约35米,两端微翘,中间窄小,不知是哪路神仙丢下一只活脱脱的大元宝。
春到元宝山
元宝山我曾攀登过n次。原因很简单。我二哥工作在双塔山的矿山机械厂,二嫂在麻纺厂。他们居住在麻纺厂分给二嫂的家属院的最后一栋房,从屋里的后窗户就能看到元宝山,房后就是登元宝山的小路。那时我刚刚参加工作,还不到20岁,每到星期日休息没事,都要乘市内公交去他家呆上一天。和家属院前后邻居那帮上学的丫头小子们混的熟了,就经常结伴上元宝山。我从部队复员回来结婚后还带着爱人孩子去登元宝山。
30年前,和侄女钱丽敏(左)、夫人付春芳(中)、儿子钱坤登元宝山。
元宝山的春天有花,桃李杏花遍布山野,香气袭人。秋季来临,满山红叶,草黄草青,大大的山枣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玛瑙。元宝山的周遭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洞穴,可供人小憩赏景。那是个冬暖夏凉的好去处,寒冷的冬天可以在洞中避风取暖,炎热的夏日可以在洞中消暑,凉风习习,实在是惬意。休憩时,不时地有野鸽和其它鸟类高低盘旋。蓝天白云,视野开阔。这么多年,那么多次登元宝山,只听说过曾有人上到峰顶,但我是一次也没看到,不知真假,反正我是没敢尝试着上去过。
诗中不是说:元宝穴内长灵芝吗?我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这长灵芝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元宝山下这一带的村庄闹起了瘟疫,家家染病,户户求医,天天往外抬死人,日日哭声不断。这十里八村的有一个黑了心的药铺王掌柜,看到村民求医问药的窘况,竟把药价提高了好几倍,弄得穷苦人家叫苦不迭,因治病卖房、卖地,倾家荡产,也没见治好了几个。
庄里有户穷苦人家,还剩下他们母子俩,儿子栓儿心眼好,老实勤奋,帮这家买药,帮那家买粮,为母亲熬药煎汤,整天的忙里忙外地奔波。一天,母亲说:栓儿,不用为我忙了,我觉得不行了。说完就昏了过去。正当栓儿不知所措,恰好一个道姑在门外说话了:我云游至此,天色已晚,想在你家借宿一夜。栓儿怕她传上瘟疫,便如实相告。道姑一听,连忙说道:施主,我会行医治病,不妨为你母亲诊治一下如何?说完就进屋为栓儿母亲把脉。诊治一会儿,道姑对栓儿说:你母病重,明天一早你去西南山顶上,那有个元宝形的石盘,盘中有一株青草,开着紫花,你把它掐回来熬成汤,让你母亲喝下,这病就会好起来。切切记住,那花草只许掐,不许拔。栓儿照着道姑的话做了,果然药一进口,他母亲不但睁开眼了,还能下地走动了。
栓儿感激道姑,也很感激这神奇的草花。第二天栓儿提了水攀上山顶去浇花。到了一看,栓儿奇怪了,昨天被掐的花,今天又开了。他想着村里的乡亲们都还病着,就又掐了花给村里的其他病人熬汤喝。就这样,他天天去采草花,不到半个月,村里的病人都好了。
药铺的王掌柜想发一笔横财的梦想成了泡影,他气的半死,偷偷地派人盯上了栓儿,找到了开着紫花的那株草的地方。王掌柜趁着夜黑人静,带了几个家人,拿上镐头去刨花。可是任他怎么刨挖,却连一块石片也弄不下来。而那小石盘却越来越大,越长越高。王掌柜吓得忙喊:快停下,快下去!可是已经晚了,石盘已经长高了几十丈,变成了一座山峰,他们没有办法下山。有的人冒险下山,都一个个地摔死了,那几个胆小的竟都活活地饿死在山上。
后来,人们根据山形把这座山叫做“元宝山”,把山上的花叫做灵芝。就这样,元宝穴内长灵芝的传说也就一代代地流传下来。
原来的元宝山、双塔山、滦河一带是承德市的主要工业区。由于改革发展和经济调整,现只剩下承德钢铁集团和国电滦河发电厂。如今的双塔山现在已经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
元宝山由鼎盛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入巨资开发出元宝山旅游风景区,大型皇家文化实景演出的“鼎盛王朝 康熙大典”恢弘大气,成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之后又一张亮丽的承德名片。元宝山还建有大型的滑雪场,成为外地游客和承德市民的休闲度假锻炼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