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碣石鼓

方文洲
显示日期2018-09-19;访问次数:271; 电脑端

猎碣石鼓

江苏南京 方文洲

        安吉吴昌硕善写石鼓文,笔墨饱满,魅力尽在。何为石鼓文呢?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以郭沬若考证,是秦襄公八年(公元前770)所刻。其石刻形状有点象馒头,又趋于鼓形,故称石鼓,共10块。文字的书体用籀文(即大篆),方正匀称,笔法圆润。每个石鼓刻一组四言诗,内容记载了秦国君的游猎情景,所以又被作“猎碣”。

       吴昌硕钟爱高古文字,尤为推重石鼓书法。在安吉吴昌硕纪念馆,我们可以从他的真迹中领悟到,他写的每个字充满了籀文高古韵味,舒展大方,笔意凝重。石鼓的拓本历来也受到各代金石家看重,杜甫曾有诗歌咏过,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都很重其书法,那么为何如珍贵呢?

        石鼓自问世已有2800年了,在唐代时候的它已出土于陕西凤翔,唐代叫天兴,离天兴20里处有个叫三畤原地方,人迹罕至,放牧的人在此发现了秦石鼓,唐代书法名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闻讯都来这里临摹作拓。可惜的是石鼓发现时,已字迹漫漶不清,部分文字斑驳难辨,465字中有一半蚀离掉。诗人韦应物曾赋诗《石鼓歌》:“忽开满卷不可识,惊潜动蛰走云云”的诗描述了此景充满惋惜之情。

        石鼓后经历代,遭到了种种的劫难,遗失、丢弃、散落、涂抹。更有甚者被人凿抠,文字几番遭损,剥脱更是有増无止。(有关秦石鼓历代的命运这里不再赘述了)到清乾隆时,秦石鼓受到好舞文弄墨的乾隆皇帝的重视。为了保存秦石鼓,乾隆命人仿制了10个石鼓,代替了秦石鼓,文博界称“乾隆石鼓”。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秦石鼓,是1933年抗战时与其它文物一同南迁,后几经周转,一路艰险,到达南京朝天宫,1937秦石鼓又转移至四川,抗战胜利后终于回归故宫,安顿下来。秦石鼓的故事也演绎出中华许多文物壮烈与可歌可泣的奇迹。

        郭沬若用文学家的观点论述道: 石鼓诗不仅直接提供了一部分古代文学作品的宝贵资料,而更重要的贡献是保证了民族古典文学的一部分极丰富的宝藏《诗经》的真实性。

小帖士:

        据文物界专家说,秦石鼓上的文字,现在只剩310字。

      

                        二0一八年九月八日

                                                                                                     于翠屏山房


编辑:崔艳红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8-09-18 21:44:49

石鼓最早发现于我的家乡,我为之自豪!谢谢方老师的精彩介绍!!关于石鼓相关的门票,我在论坛贴出,欢迎欣赏。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18-09-19 05:31:36

长知识。感谢方老师撰文介绍,亦感谢张景生老师贴票补充。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8-09-19 06:11:30

读佳文,长知识。拜读了,谢谢!!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8-09-19 07:32:12

受益匪浅,谢谢方老师的精彩介绍!

姓名:常永林; 时间:2018-09-19 08:50:15

读佳文,长知识。拜读了,谢谢!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8-09-19 09:07:55

学知识,拜读!

姓名:陈捷; 时间:2018-09-19 09:25:06

欣赏了,谢谢!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18-09-19 12:20:33

学习了,谢谢!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8-09-19 12:26:37

老石鼓,新知识。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8-09-19 14:19:39

欣赏了,谢谢!

姓名:张若冰; 时间:2018-09-19 16:46:53

长知识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8-09-19 21:47:02

读文增知识。

姓名:曹斌; 时间:2018-09-20 09:22:46

赞一个。

姓名:钟杰; 时间:2018-09-20 09:42:57

赞!谢谢方老师精彩介绍书法艺术。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8-09-20 15:48:00

拜读方老师文,长知识了,谢谢!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8-09-22 01:47:52

拜读,欣赏,学习……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8-09-25 12:14:22

读佳文,长知识!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