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亦兄长
——新疆乌鲁木齐券友梁海军印象
北京 崔艳红
在18届全国展上,我和新疆乌鲁木齐的徐岩老师有过一面之交,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之后的通信和电话,徐老师几次邀请我去新疆看看,却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新疆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地方,同时又是一个向往的地方。券友的热情和新疆的神秘终于让我和爱人下了决心,今年在新疆最美的9月走一趟。
得知我要去新疆,从未谋面的乌鲁木齐券友梁海军老师执意邀请我们在乌鲁木齐期间去他家住,几番推辞实在是盛情难却。梁老师认真地解释说“房子空着没人住,没有任何影响,这样也便于交流和欣赏藏品”。一句话,打消了我们的顾虑。
梁海军老师主集烟标,门券收藏是副项,但他是券研网的忠实读者。其实,我和梁老师仅有几次门券交流,更多的是通过券研网投稿与跟帖留言相互了解。2015年,乌鲁木齐收藏家协会门券专委会主任刘天视老师向他推荐了“门券收藏研究网”,券研网中门券收藏的浓厚的研究氛围以及电子版券集的展示,吸引了他。他非常赞赏,相见恨晚,曾写过一篇《为有研究迷进来》的文章,表达了他对券研网的情感和热爱。他每天都会浏览网站,大家可以看到他多是在零点之后的留言,是网站不折不扣的的忠实粉丝。梁老师告诉我,他看网站内容很仔细,几乎是每篇必看。闲聊后,我还发现他对每位券友的跟帖也会认真看的。
前些天券研网开展《那年 那人 那事》征文活动,我请他写一篇关于刘天视老师的文章,他二话没说答应了。通过有限的QQ和微信聊天,让我感觉这是一位有修养、谦逊、真诚、热情的好券友。这次新疆自驾游,朋友小冯为我们规划了新疆自驾游线路。梁老师知道后,作为地质勘探工程师的他,对新疆旅游的交通出行情况比较熟悉,对我们的旅游路线又做了具体实用性细化并增补若干值得一看的景点。我们旅游结束后也感觉线路规划的非常完美。
9月11日到了乌鲁木齐,由于堵车,等我们赶到梁老师单位,天已经黑了,他和阿克苏标友党鑫已经等候多时了。见了梁老师,觉得他和在券研网见过的照片不太一样,比以前瘦了,所以就显得精神了。可能因为职业和工作的原因,常年在野外作业,人稍显有点黑,感觉到人有种亲和力。
我们一同驱车来到一个叫“天赐良园”的小区,从这时起开始了我们15天的亲密接触。虽然时间不算长,但对新疆了解增加,认知增加。最受益的是在“天赐良园”和梁老师学到了许多,真的是如沐春风,感触良多,受益良多,“天赐良缘”啊!
梁老师自幼就对纸质类藏品感兴趣,上中学开始收藏烟标和邮票。但1978年受了丢失全部藏品的打击,使其差点儿丧失了收藏的勇气。1984年重拾信心,恢复收藏,且确定主集烟标。1995年参加乌鲁木齐收藏协会,现任烟标收藏专业委员会主任。目前收藏烟标总量超过三万余种,分门别类整理成一百多个专题(册)。新疆多家新闻媒体对他的收藏事迹进行过报道,称他为“新疆烟标收藏第一人”。曾见到一个乌鲁木齐收藏展纪念券,原来他1996年就参加展览了,所以说,梁海军l老师绝对是一个藏龄很长的收藏人。
我曾经问他,收藏烟标对他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他回答我,本质没有太大影响,人之初的本性是天定的。收藏烟标纯属个人爱好,应该是老天根据他的性格做出的刻意安排吧。在这里讲个故事,梁老师烟标收藏成绩斐然,但他从不抽烟,还曾向领导建议办公室禁烟。同事们打趣地说,“禁烟了,谁来送你烟标,不集了啊!”
他说话的时候,不紧不慢,语气平缓,让你没有拘束感。梁老师家里干净整洁,据说全靠夫人打理,他只顾搞他的收藏。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女人的支持,这话不假。每每谈起夫人,梁老师都会诚心诚意地心怀感激。当然了,梁老师也会用他的爱与幽默去报答夫人对他的照顾与支持。中秋节的晚上,他因陪我们,没有回家,就给夫人发了两个大红包,以示歉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梁老师有他的“经营家庭”之道,他说他会“哄”夫人,我现在也有时也会向他讨教,纠正自己生活中的偏差。
第二天,梁老师陪我们去了天山天池,尽管天公不作美,未见雪峰蓝天。但我们依然兴致不减。梁老师用他的曾经的游历为我们多方介绍。我们欣赏美景、留影拍照,非常开心。那天有点冷,我们穿的都不多,梁老师不时关心我们冷不冷,让你很暖心。
天池游结束后,我们来到乌鲁木齐红山公园。梁老师在券研网展示的首部券集《一山尽揽边城秀》展示的就是红山公园。在观赏公园长廊宣传栏时,他兴致勃勃讲起了公园的前前后后。他特地强调券集的纲要就是体现红山公园浏览感受的总结。
华灯初上,激动的幸福时刻来临,衡阳一别后我再次见到了尊敬的徐岩老师,我开心极了。尽管我们远隔千里,但是距离挡不住券友间的真情。
徐岩 梁海军 党鑫
非常凑巧,年轻藏友党鑫这段时间来在乌鲁木齐短期工作,此时此刻见面,真是天助我也。梁老师发现了标友党鑫对收藏感悟深、肯钻研,值得交往与提携。在他的引领下,党鑫开始对门券与烟标结合进行尝试研究,小有成绩。他首创的“标券联姻”在门券收藏研究网上展示后受到券友们的关注。
新疆的三代券友使命不同,对门券的热爱却是相同的。门券收藏水平的提高,需要几代券友共同努力,搞好门券收藏,收藏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
两位老师都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徐岩老师告诉我,梁老师是个好人,业余时间全力为券友服务。比如打字、制作券集等,有求必应,毫无怨言,甘做幕后英雄。而梁老师说,帮券友做事,也是一个自己提高的过程。他希望新疆的门券收藏能融入并跟上内地火热的门券收藏大潮中。他也时刻在践行“为普及收藏活动做点实事”的人生格言。
梁老师又是个非常细心的人。他邀请请来新疆收藏家协会蒋慧祥会长参加聚会。他说蒋会长非常重视券专委,每次活动都亲临现场。你在券研网负责外联,彼此多沟通,加强联系,达到合作共赢。蒋会长年富力强、谦逊尊长,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新疆收藏一定会更上一层楼,门券收藏更红火。
在结束新疆旅游回家的路上,细雨霏霏。回想与梁老师交往的点点滴滴,我对他的映像更加深了。这次近距离交往,一位充满爱心、善解人意、热情友善、无私助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出现在我面前。这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值得我去尊敬他,学习他。
梁老师读书很多,知识渊博,除收藏外还有很多业余爱好,比如下棋,唱歌、打乒乓球、旅游等。在他面前我就像个小妹妹。他长我几岁,我多么想有个这样的好哥哥呀。我鼓起勇气告诉他,我没有哥哥,以后我叫您梁哥吧。他看看我,笑着同意了。但是说公共场合不能这么叫啊。所以我在这里暂且还是称他梁老师吧,不过我们私下已是兄妹相称的。
既然是兄妹了,谈论的话题自然就多了。临别的前一天晚上,我们一边品茶,一边聊门券,聊券界,聊网站,聊爱好,聊家庭,有说不完的话,我们聊的很晚很晚,如果不是梁老师第二天要上班,我想我们有可能聊个通宵达旦的,因为再见面还不知道何年何月。我把我以前在券界的一些不解和困惑乃至委屈向他诉说。他用辩证的观点开导我,安抚我。他告诉我遇事要心胸开阔,学会宽容、海涵,学会修炼自己,要内心强大,让心灵升华,使自己更加阳光。最让我心宽的是,他很支持我为券研网和券友服务所做的一切,他肯定我,赞赏我。他说行善、做好事是人的本性,是正能量,不要计较别人说三道四,让事实未来去作证、去裁判。听了这些话,我豁然开朗。他鼓励我继续为券研网,为广大券友服务。我想身后有梁老师和广大券友支持我,我是幸福的,也是有动力的。
梁老师还说,你为网站所做的找稿源,动员券友进网站,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意义远远超过你撰写一篇普通的稿件,这一点我也是非常赞同。
在自驾游新疆的日子里,我和梁老师每天保持联系。梁老师让我们每晚到驻地后给他发位置图,他好放心。他关心我们的安全、冷暖、食宿,有些细节也都详细了解,让我感受到在外有哥哥的照顾,无比温暖的感觉。我俩晚上微信聊天 ,聊美景,聊见闻,与他分享旅途的愉快!
赞崔友新疆环游之行
环游自行转瞬间
大美新疆无虚传
品茗畅聊集券事
得遇知音俱欢颜。
这是我们离开乌鲁木齐那天,梁老师即兴做的一首小诗。
回京这几天我们又沟通了不少,我感觉我又长大了一些,进步了一些,更成熟了不少,真的要感谢好券友梁海军老师呢!
我和梁老师也在谈论一个问题,世上有没有纯真的兄妹情?不管你们信不信,我们异口同声说,我们信的。
准备这篇小文中,梁海军老师一幕幕亲切的影像、热情的话语,基本标准的普通话,时常映在我的脑海中。我想,梁海军老师用“亦师亦友亦兄长”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
依依不舍“天赐良园”。不知道我们何时再相见,有那么多的话没有说完,有那么多的收藏事情没有做。分别的时候,当着我爱人的面,我给了梁老师一个拥抱,一切尽在不言中。再见了梁海军老师!券友情,兄妹情,人间自有真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