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汉墓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为4-0061-2-005,位于河北省献县境内,西距沧州市70公里。献县自西汉建立河间国,直至南北朝时,一直是王封之地。
献县汉墓群是汉代河间王及其子孙、乐成侯、中水侯等葬于献县境内墓葬的总称。现存37座汉墓。献县汉墓群规模大、级别高、数量多、层次全、时间跨度大,贯穿于汉代的始终,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历史价值。
献王陵是献县汉墓群中的一座汉墓,位于献县城东5.5公里。东邻云 台山,东北200米处为河街镇西八屯,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为献县名胜。 该陵墓乃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之墓,故称河间献王墓,又称献王陵。 河间献王刘德,乃汉景帝之子武帝之兄,生于西汉前期,精通史书,多才多艺,汉景帝前两年(公元前155年)封为河间王。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刘德招集学士,招集遗书上朝献雅乐,对保护文化遗产起了巨大作用。刘德死后,被追谥为“献王”。献县也就因此而得名。
近日,由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依托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献王陵、投资3700万元建设的“献王纪念园”落成。献王陵是河北省献县汉墓群中的一座代表性汉墓,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该陵墓乃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之墓,故称河间献王墓,又称献王陵。为进一步保护陵园,从2013年4月起,“献王纪念园”开始建设。该纪念园占地155亩,主体建筑由汉阙、六经柱、实事求是宝鼎、献王纪念馆、刘德坐像及文化背景墙组成。献王纪念园以刘德拯救先秦典籍,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功绩为主题,通过对献王刘德抚恤民生、搜救典籍、献雅对策、维护一统,及后世对刘德的历史评价等历史背景、历史故事的演示,从一个侧面展现汉代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风俗等诸多方面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