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后勤史馆设《雷锋馆》
沈阳 甄文兴
进入十月以来,老券友于兆玉告诉我说,沈阳军区后勤史馆开办了一个《雷锋馆》。馆内藏品,基本上都是于兆玉个人多年来收藏的有关雷锋的藏品。
于兆玉
于兆玉简介
于兆玉的雷锋藏品多达几千件,六十年代发行的宣传画、书报、杂志;印有雷锋头像的陶瓷、搪瓷;邮品、门票、奖章、纪念章等等。摆满了整个一楼展厅。于兆玉而被成为“情注雷锋的人”,当之无愧!向您致敬!
馆长徐文涛是沈阳军区学习雷锋的标兵,“感动沈阳十大人物”之一,建立《雷锋馆》是他多年来的夙愿,也让于兆玉的藏品有个家。让更多的人认识雷锋,了解雷锋,学习雷锋,做雷锋精神的种子。徐馆长借军队改革的机会,走了许多地方,都没有合适可建展馆的房子。最后和老于商量,腾出军史馆的一层房屋,建《雷锋馆》,立刻得到了老于的支持。
漫步浏览沈阳军区后勤史馆这个刚刚成立的《雷锋馆》,让人感慨万千,这里的每一件藏品都渗透着对雷锋的敬仰,也记录着收藏者不辞辛苦的感人故事。
名人签字封
为了收藏大型雷锋组歌《永不陨落的星》填词的胡宏伟,谱曲的铁源,首次演唱的董文华,乃至后来演唱的朱晓红的签字封,于兆玉去大连、北京等地,到他(她)们的家中,索取签字封。也让我们有幸见到了几位名人的签字封。
在馆内,我停留在李奎根的书法前面,看着书法旁雷锋经典照片,了解了这张照片的背后故事。
雷锋的帽子
李奎根说:“话说一九六零年某日,雷锋公差沈阳军区,民兵刊物领导邀其撰文,配合征兵教育,并拟配发雷锋肖像。由摄影记者周军同志拍摄,时任美术编辑的我在场协助。周军想塑造一个东北战士的形象,我们就从政治部门卫借了一支冲锋枪。因雷锋戴的毡绒帽小,不精神,让雷锋戴上我的狗皮帽。在政治部北院摆姿势,选角度。最后拍了庄严而神圣的伟大战士光辉形象定了格。肖像刊发在该年度第十八期民兵之友封面上。”
徐文涛馆长说,为了宣传《雷锋馆》,让更多人来参观,适时要印发一套门票。期待这套门票早日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