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沙湾郭沬若故居
江苏南京 方文洲
长途汽车载着我一路向乐山西南方向沙湾,向着一代大文豪的故乡奔去。窗外的树木急急地向后闪退,坐在车上,我思绪时而浮现故居的模样,时而又映像出郭老奋笔疾书的画面。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故乡,又是个什么的故居,让郭老名震文坛,冠冕史学和考古,诗领骚客?在昏睡遐思中,突然梦到我年轻时在山西旅游,于昔阳大寨村见到郭老的墓碑,着实让我大为惊讶,一代大文豪竟与农民总理陈永贵同眠大寨,郭老晚年革命热情高歌,身葬大寨也就好理解了。
沙湾镇确实是个好地方,临沬河中心广场矗立着郭老巨塑立像,据说郭老的名字取之故乡沬河和若河,我没考证过,也忘了哪本书上记载过,故乡的水滋养了郭老豪迈的情怀。我们一谈起文学总离不了鲁郭茅,巴老曹。一说起高古文字就想到“甲骨四堂”,每个大人物的故乡,都有浓烈的文化背景和底蕴。沙湾故居也是这样,保存着原样,整个故居非常大,三进房舍,西北角一转身让我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偌大的落院花草扶疏,读过郭老写的四部曲之一《少年时代》,里面郭老记述了小时候常在这院落爬树捉鸟,在地面挖洞捉虫,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宋代才出现苏东坡,现代出现了郭沬若。
三进四合的郭老住宅,房舍都较低,当格调不亚于江南民居,二进是原配夫人房,三进是于立群房,还有郭老私塾先生厢房。郭老的书房名曰“绥山馆”,匾额木纹本色地,“绥”的意思是安,绥山则是安于山居,因为故居面对的是峨眉山主峰,山又大又高,是否有高不可攀之意,我不敢说,郭老算是高山也。“绥山房”陈列着许多郭老从事革命活不同时期的照片,年轻的郭老意气风发,巨笔如椽,正如房舍柱上的对联所撰“雨余窗竹图书绿,风过瓶梅笔砚香”。阳光映在书房,更显幽趣和雅韵。可以想到当年郭老读书的模样,为以后在大革命中攒下丰富的知识,无论成都、广州、东京、武汉、北京我们都能听到他洪钟之声的激扬,凤凰涅槃的传奇,郭老是伟人。
近傍晚,斜阳照在河面上泛起鱼鳞光,照在田地上一片绿光,照在农家瓦房上正等炊烟袅绕,汽车又疾风般驶向乐山,在汽车上寻思着,郭老的故居我怎么写游记呢?不过此次拜访一定会让常念之。
小帖士:
鲁郭茅巴老曹——鲁迅、郭沬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甲骨四堂”——郭沬若字鼎堂、罗振玉字雪堂、董作宾字彦堂、王国维字观堂
郭沬若“四部曲”——《少年时代》《学生时代》《革命春秋》《洪波曲》
二0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于乐山市凯宾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