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镜泊湖
镜泊湖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宁安市西南的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干流上,中、俄、朝鲜三国“金三角”腹地,海拔 351米。唐代,满族先民——靺鞨人称镜泊湖为忽汗海,辽称扑鷰水,金称必尔腾湖,清初宁古塔流入,以湖水照人如镜而
命名为镜泊湖。
镜泊湖景区由百里长湖、火山口原始森林、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三部分组成,面积1726平方公里。以湖光山色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质奇观,及唐代渤海国遗址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
镜泊湖是火山熔岩堰塞湖,全湖略似 S形,四面环山,水平如镜。南北曲线总长45公里。湖的南部较宽,最宽处约6公里;北部最窄处仅400米,平均宽约 2公里。湖水深度平均40米。年平均流量每秒 9.2至10立方米,蓄水量16.25 亿立方米。全湖面积约95平方公里,有天然形成的吊水楼瀑布,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墙砬子,珍珠门,道士山,老鸹砬子等镜泊八景。湖西为张广才岭的茂密森林,生长着许多珍贵动、植物。全湖东北流向,流至北湖头张家亮子北,再向东北泻出注入瀑布深潭。满语称此潭为“发库”,即“海眼”之意,湖水从此处流入牡丹江中。
湖的北端出口处,由玄武岩构成陡峻的峭壁,湖水由上冲泻而下,形成一个宽约40米、落差20多米的镜泊湖瀑布,俗称“吊水楼”。丰水期为三面溢水,瀑布长一百多米,水流量4000立方
米/秒。波涛翻滚,飞流直下,声震如雷,景色壮观。
景区从东南向西北排列着12个火山口,火山口的直径在70—550米,深30—132米不等,里面
长满了林木,这便是“地下森林”。 景观之奇特,气势之壮观,均为国内罕见。
镜泊湖火山锥外的熔岩河及熔岩台地主要由黑色玄武岩组成,在台地上分布着国内罕见的大型熔岩隧道,隧道内部结构相似,形态奇异,最长的熔岩洞可达万米,是国内至今发现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熔岩隧道。盛夏季节洞内仍可见冰景,寒气逼人,有的洞内则雾气缭绕,幽深而神秘,极具科考价值。在熔岩台地上还有各种奇特的火山熔岩景观,如熔岩桥等。
镜泊峡谷(原名老河谷朝鲜族民俗村)位于镜泊湖景区北门,吊水楼瀑布村坎下,紧邻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面积44.4公顷。在朝鲜民俗村里,游客可领略到朝鲜族独特的生活景致和民俗文化。伴着欢快的长鼓和热闹的篝炎晚会,素有“欢乐民族”美誉的朝鲜民族演员与游客同唱民族歌曲,同跳民族舞蹈。勇猛激烈的摔跤、凌霄飞荡的高空秋千将竞技与娱乐融为一体,朝鲜族特色饮食、民居住宿、民俗表演、图腾、神树,质朴的民风交织成动人的生活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