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券——红色文化的传扬
——我的红色情怀之二
南昌 孙火根
门券收藏,简单称为“入门的凭证,出门的纪念"。在浩瀚的门券中,我特别注重红色文化景点(含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的门券与说明书纪念品的收藏,它不仅可以加深对红色景区内涵的了解,增强对红色故事的印象,而且为红色文化的传扬取到一定辅助作用,为红色景点在新时代的功能增添了民众的喜爱的收藏,对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的传扬留下物证。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学生大串联,大家都选择革命圣地为洗礼的目标,我就是队伍中的一员。步行从韶山→长沙→安源→井冈山→瑞金→闽西→上饶→上海,全程近5000华里,胸前戴着“红卫兵长征队"的胸佩,靠得是两条腿,一身薄衣,基本上是用一天二个黑馒头二条萝卜干的能量(到接待站会供饭食),肌寒交迫,顶风冒雨走完全程,后因流行脑膜炎只好返回。体会的就是红军的当年艰苦奋斗精神。每到一地,除了参观当年保留下来的原汁原味的革命遗址(现在己是面目全非)外,一个任务就是在油印的地图上,毛主席语录本上,红卫兵证上,白纸上盖“XX参观纪念戳”,没纪念戳的地方甚至加盖苏区当年的公章,用手写下参观日期,当年没门券,所盖戳印就是中国特色的最原始门券凭证。这可是我人生第一次红色之旅的印记。加上后来一直在补充全国各地革命圣地的纪念戳印,共有上千个品种,有人戏谑可以申报吉尼斯记录。我也想整理出书,写点回忆文章,这可能当下红色旅游文化及收藏中的一项首创。
旅游热的兴起,我重点仍然是收集红色景点门券。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前后,我自费到东北、太行、苏皖参观抗战遗址,敬仰八路军新四军英雄模范,收益不浅。
我作为江西新四军研究会宣讲团成员,由于收藏研究红色门券,脑子里的红色基因与知识丰厚了,宣讲和策划红色文化主题展览,灵感来的特别快,与红色主题博物馆纪念馆的领导专家交流也顺畅。现在江西有十多个红色主题馆与我常联系,为他们解决一些需求,并在去年独立成功地策划布展"黄道革命事迹纪念馆",这就是收藏红色景点门券的发酵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