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 票 文 化 研 究 之 路
——专访杭州市萧山二职中张维超老师
众所周知,门票的收藏不是收藏家的最终目的,收藏要为传承文化做出贡献。近五年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在开展门票文化的研究方面逐步走入大家的视线,他们的门票设计与研究走在了全国中小学的前列,这使门票研究爱好者的眼前一亮,门票文化的传承有了新途径、注入了新血液。经门券收藏研究网介绍推荐,他们在门票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引起了全国第十九届全国旅游门券展览组委会领导的重视,组委会主任蔡八一先生亲自批准:优选该校学生门票设计作品参加本次展览,并在展场和第十二届理论研讨会上推介全国门票文化研究领域的这一新生事物。为使全国券界进一步了解、关注、支持这一新生事物的健康发展,本网站委托笔者就有关情况采访了萧山二职中张维超老师。
张维超(左)在第十九届门券理论研讨会上介绍学校开展门票文化研究课程情况
王:贵校从何时把门票文化研究作为选修课程的,其初衷是什么?
张:把门票文化研究作为选修课程,主要基于二点:一是中职专业旅服专业教学中:旅游文化课程急待改革、旅游文化知识急需普及、旅游文化教育载体缺失、旅游文化研究乏宽缺深。二是基于浙江省中职学校选择性课程改革的要求,中职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急需提高。针对以上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学校的专业实际情况、学生的发展需要,我校以门票文化为切入口,围绕自选课程开发和教学创新两方面开展校本实践。
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师生对开设门票文化研究有了哪些认识?
张:门票是旅游文化的具体载体,虽然是一张小小的纸片,确蕴含丰富的历史知识、科技、道德等,他像一本百科全书在教育我们的学生,我校根据旅服、美术、电商专业实际,把校园文化与专业文化结合,以多姿多彩的门票作为切入点,进行相关选修课程的开发与文化研究,倍感收获多多。
社团开展活动
王:目前贵校在门票文化研究方面哪些主要成果?
张:《门票文化》自选课程与教学创新的校本实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馆、一社、一课程、三课业”的门票文化研究格局。一馆,即成立门票博物馆;一社,即成立门票研究学生社团一品社;一课程,即开设门票文化选修课;三课业,即在美术、电商、旅服专业学生中进行的跨界学习。合理的格局在推动师生共同成长、选择性课程改革、学校特色发展、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良好的辐射作用。
门票文化研究课堂
王:贵校门票文化研究在成果转化和辐射方面的取得了哪些成果?
张:一是拓宽了社团活动功能。2013年成立门票文化研究社团“一品社”以来,举办了“红旗漫卷”、“热血丰碑”等门票专题展;组织了“爱家乡•门票设计大赛”,作品参加湖州市、徐州市门券专题展,到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学校进行专题展。社团是萧山区精品社团、二职党员特色示范岗。
热血丰碑--萧山区葛云飞小学门券专题展
二是取得了课改实践研究成果。2015年开发选修课程《门票文化》,深受学生欢迎,提升了旅服、电子商务专业发展内涵,校本教材2016年出版,获浙江省中职课改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有十多篇论文获市、区级一等奖,2017年获全国旅游门券文化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由于我校开展门票文化研究这一新生事物引起了券界有识之士的关注,这次届展期间也得到了组委会和理论部的鼓励。其中我本人被理论部评为先进个人,我参展的券集被评为最佳编排奖,一品社参展的《小荷刚露尖尖角》券集获“瓷都奖”。
浙江省教育厅颁发的中职课改选修课程教材一等奖
张维超被券联盟理论部评为2017—2018年度先进个人
全国第十九届券展参展作品获奖证书
三是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在有关部门及“门券收藏研究网”、“朝花网”、《门票寻踪》等媒体和多位门票收藏家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门票博物馆,开设门票文化教学资源平台,为多家展馆、文化活动设计门票。
学生在学校门票博物馆汲取知识
其中,自2017年开始,与“门券收藏研究网”进行了深度合作,在学生课业评价、门票设计指导等方面进行互动,使学生找到了学习门票文化的幸福感,真正使课堂通过互联网这一方式得到了扩大,资源得到共享,也是门票研究这一领域得到发展。
王:参加本次展览的门票设计作品有多少?分几个类别?
张:本次展览作品,主要选自我校2015年—2018年,四年来门票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和为部分场馆设计的门票,其中,手绘设计类23个作品、电脑设计类52个作品,合计75个门票设计作品。
张维超现场介绍展品
王:本次贵校有一名学生参加了展览会,能介绍一下他的情况吗?
张:他是17电商2班的王思源,这位同学对平面设计有一定的功底,曾代表学校参加杭州市的专业技能比赛,今年10月份他为首都博物馆设计的门票受到博物馆专业人士的好评。他和他的母亲参加了本次门券收藏届展。
王思源为首都博物馆设计的门票作品
王:贵校的门票文化研究,未来设想是什么?
张:继续搭建门票研究平台,促进学生素养提升是我校的工作目标,也是未来发展方向。根据有关部门提出的要求,我校的门票博物馆将加强在廉洁教育方面的作用,通过开发【廉洁与门票】的课程,设置廉洁门票文化长廊,在突出教育学生的功能上发挥作用。
在此,我代表学校感谢为学生作品设计给予指导的专家、教师和门票收藏家,更感谢券研网积极推荐、全国第十九届旅游门券展览组委会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展示及与专家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应本网邀请,全国券展高奖获得者都兴水老师(左)应邀观展并与张维超师生交流如何提高创作水平。
张维超与本届券展评委会副主任刘会德老师在展品前交流。刘老师首先肯定这一新生事物,并对门券设计创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王:感谢张老师接受采访!期待贵校开展的门票文化研究取得的更多成果!
张:也感谢贵网站的支持!我们将继续前行在门票文化研究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