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华”门票网上看到上海郭效文先生的一则留言“门票展不是美术展”,笔者深有同感。
门票专题就是运用“门票来说话”的作品,门票是用“讲故事、说明问题”来串联起来的,串联的好坏是靠作者的思路与创新,门票的装饰永远是末位的、辅助的。就像给字画装裱一样,再好的装裱工艺,也是为突出字画,而不能压过字画。
曾在门票展场观看票展时,听到票友们对某部专题的评价是“太花了”、“装饰过度”,其实就是将门票展变成了美术展。
那么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作者“对票品和构思极其喜爱”。为了需要的票品作者在市场上找、托朋友找;为了关键的知识点,翻阅大量的图书;辛苦可想而知,辛苦之下就对票品、专题倍加爱护。二是作者“不明确主副关系”。在倍加爱护的心理作用下,忘却了票、专题知识和研究成果在专题中的主要作用,而将爱护之心付与实践,于是对票、对专题进行超出评分标准“5分”的长时间,大规模的装饰。三是作者想通过“花骚”的外观吸引观众(使用“花骚”一词而不用“美观”一词,因为简约也是美观,“花骚”也是美观的一种只是程度过了)。为了在展出时能吸引观众,可想一想,在一片淡雅色调中,有一装饰艳丽鲜花一般的专题,能不吸引人吗?这种花骚的专题在宣传性展览中,确实可以起到吸引社会观众的效果,但在竞赛性专题中有相当部分票友是持反对意见的,在相似的“老大哥”——集邮竞赛展览中,“五颜六色”的专题是得不到高分的。
为何不提倡竞赛专题成为“美术展”呢?既然明确了专题是用门票来说话的、是来展示有机的门票组合的、并要分个高低的,而这个高低是创作思路和创新程度的体现。那么比的是这些,就要使大家在一个相同的平台上展示,这个相同的平台式什么呢?就是“素色贴片”。这也就是集邮和门票展览规则中为什么要规定使用的贴片颜色,竞赛展览中大多采用白色或米色不反光的无格无文字贴片。其它颜色或带有格式的贴片通常不助于得分,甚至可能会得到评审员的反感而失分。
如何掌握装饰的分寸呢?那就要一突出门票为核心思想,越突出越好,装饰性的图片、线条以颜色、大小不显得比门票突出为好。让观众讲:是美观干净的专题为好;而不是:是色彩吸引了我。
【责编: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