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松江城是沪籍古塔的区域性密集展示区,有兴圣教寺塔、秀道者塔、护珠塔、西林寺和李塔等几座塔,它们影畅表里,各吐芬芳。兴圣教寺塔即方塔,国四,其在城区中心方塔园里。
天空大把的云朵在消遣,似绫罗锦衣,此境况更加衬托塔的美意丽形,这是拍塔的最佳状态。美,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
兴圣教寺塔是松江最优美的立体姿影,秀颀身段,姣好容颜,美目生盼。方塔始建于北宋熙宁至元祐年间,元明清及国朝多次维修,塔的最上三层也为清重建,但塔依旧保留了很多宋代的斗拱、撩檐枋、罗汉枋等原物。
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高42.5米,九层方形。底层出大檐围廊,四角有壁柱,每层开三间,朱色涂装,正中开壸门,四周出木质围栏平座,塔层逐渐收分,玲珑滑线,高指天宇。第一次来时还能5元登塔,此行闭门绝户。登塔在文保的意念中,逐渐成为一种奢想。
方塔园是一款性价比高的好去处,塔北有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废寺地基上建的松江府城隍庙的照壁,当年小日本轰炸,只有塔与壁侥幸生存。砖制照壁为单面,立于方池前,其长6米,高4.7米,由近百块细泥青砖精雕细琢而成。
其面北而立,开七框,疏密有致,二四框为圆形砖雕龙虎图,正中间丰满妖娆,“四不像”异兽霸屏,龙头、鹿角,麒麟身、狮尾、牛蹄等多态组合,四周配饰有树木花草、飞鸟走兽,采用高浮雕、镂空雕等手法,动感奔放而不拘,静性文质而脱俗。
方塔园北面是天妃宫大殿,原在市区河南路,建于晚清光绪年,曾经逼仄的环境给了它易地动迁的理由,市郊天地宽绰空气好。大殿明间开五间,次间开三间,单檐歇山顶,素瓦覆盖。里面立妈祖神龛,天后、天妃等等都是这位海神身份证上的别名。
兰瑞堂也是外来户口,1984 年将穿廊、仪门、兰瑞堂局部打包,从松江包家桥起轿,安置新区,兰瑞堂为江西巡抚朱椿的故宅,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局部楠木材,梁、柱硕大,但三雕不显,朴素为观。这里现在是朱舜水纪念馆,他与松江的对撞就是曾经在府学的经历,这位儒师反清复明失败后,辗转日本,结果花开东瀛,坐果遗香。
方塔园的一隅是明代神道石像生的聚合地,都是松江房地产动土的产物,14件也算拼凑成了一个完整的石系。阁老徐阶一品诰命夫人的石刻件最多,武将二、文臣二、马一和虎一,2004年在松汇西路荣江小区工地出土,老地主徐阶有2位太太,沈氏和张氏,都是一品诰命,此处不知是哪位的特供。
明代礼部尚书张骏墓也拥有6件,马二、虎一、羊二和碑座一。另外一匹马为明代失名墓的遗存。还有一个碑座,是明代赠光禄寺少卿杨允绳墓的。这些刻件大多完好如初,易地保护不知是该褒还是该贬,勾引出的话题太长。
陈公祠是1999 年从中山二路西塔弄底工业局技校移植过来的,是纪念陈化成的专祠,陈同学鸦片战争时大战吴淞口,民族英雄也。祠堂在方塔园的屋址曾是私家园林甲秀园,道光年改建成祭祠的。坐北朝南,前后一进,三开间硬山式,辛亥革命后,孙总理还亲自在此下榻过,算是惺惺相惜,英雄与英雄的同眠。
此行的全价票和半价票:
第一次的全价票和登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