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部分券友参加五人摄影联展开幕式
承德 钱宝林
己亥年春节前,承德的文化市场也是一派热闹,书法展一个又一个,送春联下乡一批又一批、大中型晚会一台接一台,呈现五彩缤纷的局面,令人眼花缭乱。这不,随着承德券专委老会长杨帆提前发在券友群里的通知,16名券友如约赶到市中心二仙居地下商业街参加由承德市文联、承德市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五人大幅面艺术微喷摄影联展。
五人大幅面艺术微喷摄影联展1月19日上午10时开幕,其主题是:“光影留声”艺术摄影展——向建国七十周年献礼。承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于磊主持开幕式并致辞。接下来是原文联主席衣志坚讲话,他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承德摄影界对承德经济、文化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贡献。承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今年七十岁的于俊海在讲话中特别提到了家乡人爱家乡的一片赤诚。提到了这次奉献给家乡人的“荷说”专题。敖汉莲是世界上千余个荷种中的一个,但它的耐寒、顽强、叶如伞盖、花似仙子却是独一无二的。这犹如自己的成长历程,与贫穷和疾病斗争,为追求和梦想奋斗,荷的高尚品格激发了我对荷花的眷恋之情。于俊海的“荷说”作品,全部来自避暑山庄。
承德是国家级摄影之乡,其摄影群体庞大,其中国家级摄影协会会员就达100多人。就我们承德券专委的30名会员里就有杨帆、杨利民、寇瑞敏、邓海芬、邱相荣、钱宝林等七八位摄影爱好者。可见摄影的魅力如此之大。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又是凝固的艺术,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往往映入大脑,震聩心魄,余音绕梁而经久不散。给人启迪,给人力量,催人奋进。通过受众的解读,达到净化心灵,陶冶心境的强大功能。
五人展我两度亲临现场,细致观看和领悟。通过七个板块69幅作品的专题展示,以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的表现形式给人以不同的艺术享受。
于俊海《荷说》作品(一)
于俊海《荷说》作品(二)
于俊海《荷说》作品(三)
柴宝中《圣地》作品(一)
柴宝中《圣地》作品(二)
柴宝中圣地作品(三)
于磊《鸟瞰》作品(一)
于磊《鸟瞰》作品(二)
于磊《鸟瞰》作品(三)
于沛君《张掖丹霞》作品(一)
于沛君《南极》作品(二)
于沛君《黄山》作品(三)
王力强《直观》作品(一)
王力强《直观》作品(二)
王力强《直观》作品(三)
在这里,五人展的作品中,我更喜欢于俊海、于磊父子俩的作品。这里面不仅仅是他们的名气,也不仅仅是他们的作品多么出众独特,而是我们有着近四十年相识的缘故。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结婚后就认识了和爱人付春芳同在一厂的于俊海、赵君华夫妇,他们的诚实、热情、助人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我也爱好摄影,经常得益于于俊海大哥的帮助,到他所在单位的暗室里冲洗底片和洗相。说实话,搞摄影也是需要实力和条件的。所以,我的摄影水平一直在业余上转悠,这么多年虽然没放弃这个爱好,但没什么大的长进。知道于大哥从印刷厂调到了市群艺馆,知道他当了摄影组组长,知道他获得了全国一等奖,我们为他取得的成绩高兴。他送给我他出版的摄影集,他赠给我他的获奖作品,我们谈摄影,谈艺术。于俊海大哥是节节拔高,连年获取各种奖项和荣誉,“金像”、“德艺双馨”,拿政府津贴。他得过一段病,还不轻,但他凭着家人的照顾和自己的抗争,终于又能挎起相机走天下。时间在蔓延,岁月在积累。如今,我们看着长大的于磊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又在努力地奔跑,拼搏,而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为他高兴。
本来,我和老伴都是要前去观展祝贺的,可是小孙子头天晚上发烧,老伴需要在家照顾,无法一同前往,老伴嘱我一定向于大哥一家问好!开幕式一结束,我找到于大哥的老伴赵君华大姐,来到于大哥身旁,又叫于磊过来,让君华大姐给我们爷儿仨照了张相,留作纪念。
由中国艺术家出版社出版的摄影家于俊海摄影作品集,书名题字是于俊海,策划是爱人赵君华,主编、责编和设计是儿子于磊,全家总动员,全家齐上阵,让人羡慕不已。
2019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