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一)拜访熊伟
胡保平
2018年12月13号,我们乘飞机去湖南醴陵,参加全国第十九届旅游门券收藏展,原计划活动完毕后去周边秋收起义相关纪念地参观游览,谁知当晚接到消息,在上海的小妹由于胃出血,需要住院做手术,手术定到本月18号,于是,我和夫人当机立断,十九届闭幕后直接到上海,照料小妹术后护理。参加完14日至16日十九届大展的各项活动,17日上午,我们乘坐高铁出发,经过五个多小时行程,与下午五点到达了上海。
这是我第三次去上海,第一次是1989年,第二次是1996年,都是参加行业会议和出公差,上海好玩的地方,几乎都看过了,所以这次去上海我的愿望是探访一些上海券友。
记得2002年,我就订阅了《旅游之星》券刊,这是当时全国旅游门券协调组的刊物,主编是协调组组长姚金文老师。我正是从这份券刊上了解了全国各地门券收藏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了解了门券收藏蕴含其中的文化魅力。从那时开始,我就知道上海是我国门券收藏起步较早的地方,不仅有全国门券收藏组织的旗手姚金文老师,还是卧虎藏龙之地,有许多享誉全国的著名藏家。
在湖南醴陵,我见到上海券协的江东根会长,他是姚老师生病后主持上海券协的副会长,我告知去沪的意图后,他马上表示热烈欢迎,并告知,待20日湖南旅游结束后和我联系。
一、 拜访熊伟
认识熊伟是在2015年的太原门券展上,本来是山西省的省展,在现场却发现有上海券友的一部抗战专题,作者是熊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券友,展示的门券资料几乎都是当年抗战时期的老物件,所见者无不震撼。2017年7月,在太原交流会上,他的《十里洋场 浮光掠影》更引起了轰动。2017年9月,我在平遥举办了全国世遗邀请展暨第十一届全国门券理论研讨会,邀请他带着《十里洋场 浮光掠影》专题参加精品展。起初我也为难,他在2017年已经两次来山西参加了活动,第三次会来吗?没想到他果真专程又来了,这让我很感动。
19号,按照我们姊妹的护理排班,下午没事,上午我和熊伟通了电话,告知了想去拜访的意愿,他及时发来地铁转换的具体路线,按照指引我们顺利到达了目的地,他在地铁站欢迎我们。
熊伟的家是顶层复式楼,阁楼较高,一点也不憋屈,是他的收藏室和工作室,书柜里、办公桌上到处是书籍,一看就是个爱读书的主,他说他喜欢历史,尤其是宋史研究,他的母亲退休前是一位中学高级教师,对他的影响很大。
翻开他的藏品册,一页页泛黄的纸片,仿佛走进历史档案馆,而且品相极佳,绝大多数是全品。其中以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为主,最让人惊讶的是有不少日伪时期东三省的景点门券,收藏的难度可想而知。而且他对相关资料都有很深的研究,能够准确说出具体的历史背景。下面给大家举几个例子:1、1912年统一共和党(同年8月,与同盟会等党派合并组成国民党)金华分部大会入场之证券,银质;2、民国二十四年(1935)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3、康德五年(1938年)日本高官去清昭陵参拜的特别入门证;4、日伪时期旅顺游览证;5、日伪时期承德北支观光券;6、日本民间团体欢迎满洲国傀儡皇帝的招待券;7、1949年斯大林大元帅诞辰七十周年庆祝晚会;8、1951年北京庆祝建党三十周年游园大会颐和园、中山公园、北海公园套票;9、醴陵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大会,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号召捐献飞机大炮画展入场纪念卷(这张券去了醴陵一定会引起轰动);10、1954年承德离宫文化公园管理处优待券;11、1955年四月重庆市各界欢迎达赖喇嘛晚会;12、1955年成都草堂杜甫文物陈列室开放请柬。以及众多的文革券和异形、异质门券。按照券界的行话来讲,都是珍罕券,精品连连,不胜枚举。我曾拜访过不少券界藏家,像这样集中收集建国前后珍贵券品的,在其他地方很难见到。
熊伟今年四十多岁,他的性格表面很温顺,温文尔雅,待人谦和,做人低调,不事张扬,然而却很有个性,很重感情,远在千里之外的山西,他每年两三次的参与,据他说,是因为山西券友朴实、真诚,他感到对劲。
在交谈中了解到,他原来是主集民国电影票,从2015年才正式转为集门券。他的收藏渠道和我们券界大多数人不同,有自己的老熟人,许多人是专门收集老物件的,有稀罕的东西会和他通报,他的重点也在民国主题。上海不愧为文化精英之地,收藏意识超前,很多在中国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东西,都能挖掘出来,加之前些年大规模的城市拆迁,将好多私人珍藏流入文物市场,正是由于熊伟独具慧眼,有胆有识,敢于投入,及时把握住机遇,才有了不俗的收获。因此说,熊伟的成功不能复制。
在熊伟的书房里悬挂着一副墨宝,“千千斋”,我询问如何解释?他说:一千块钱的门券,集一千张。我恍然大悟,这就是他的目标,这就是他的追求。我又问,现在已经完成多少?他回答说,百分之六十以上。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熊伟能独辟蹊径,在券界一鸣惊人,与他的收藏理念有很大关系,他走的是一条典型的精品路线。藏品不求多,只求精。在谈到今后打算时,熊伟也坦诚地说到,由于他进入券界时间短,底子薄,他的藏品与新时代跨度大,在编制专题时常常感到比较单薄。今后还要更好地融入券界,更多地向大家学习,看得出他确实是很谦虚,这是非常可贵的品德。加上勤奋好学,相信熊伟今后还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我也鼓励他,应该努力让自己的藏品活起来,与时代主题和时尚元素结合起来,以便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
当晚,熊伟在家中亲自下厨,为我们烧制了几道菜,清新爽口,味道鲜美,让我好生羡慕,也再一次感受到他的热情和真诚。
1912年统一共和党金华分部大会入场之证券
1935年第六届全国运动会
1938年日本高官去清昭陵参拜的特别入门证
日伪时期旅顺观光证
日伪时期承德北支观光券
日本民间团体欢迎满洲国傀儡皇帝的招待券
1949年斯大林诞辰七十周年庆祝晚会
醴陵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大会入场纪念卷
北京庆祝建党三十周年游园大会游园券
1954年承德离宫文化公园管理处优待券
1955年四月重庆市各界欢迎达赖喇嘛晚会
1955年成都草堂杜甫文物陈列室开放请柬
石家庄文革时期珍品券
观赏熊伟的藏品
在“千千斋”前合影
好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