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位于滁州市琅琊山,时代为唐一民国,国保编号为:7-1530-4-033。主要分布在琅琊山的琅琊寺、醉翁亭一带,大致可分为摩崖石刻与碑刻两种,据统计现存有300多块,系自唐至民国初年历代名人所镌刻,其中有唐代吴道子画像碑、明代金刚经碑等。是研究琅琊山历史文化及书法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醉翁亭、丰乐亭及琅琊寺现存有400多方(处)摩崖石刻及碑刻,其中唐代摩崖石刻7处,其余均为宋代和明代所刻。唐代7块摩崖石刻,其中3块是五言诗,4块题刻。唐代摩崖石刻在江淮地区不可多见。
宋、明、清较为珍贵的摩崖石刻有宋辛弃疾的《游琅琊山》、丁介延的《重游琅琊山》、燕度的《同游琅琊》、郑东的《秋日游琅琊》、王宸的《来游》、王奥的《游记》、杜符卿的《游琅琊开化寺》、《游琅琊山谒》、燕南公弼的《丙寅来游》;明代有肖崇业的《秋游琅琊诸胜》、郝良臣的《再游琅琊寺》、邵富的《重修“重熙洞”》、卫鹤的《游琅琊诗》、殷从俭的《憩饮三友亭》、黄延用的《“乐岁丰”诗》、江左殷的《登琅琊游》、王子恒的《“琅琊山”诗》、刘秉仁的《游琅琊颂梅诗》。清代巨型摩崖石刻有《南无释迦牟尼佛》、《佛》、《南无阿弥陀佛》、《云山之友》、《云荒石老》、《心即是佛》。
琅琊山接待券
琅琊山通票,苏轼手迹
琅琊寺门票
醉翁亭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