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七)胡里山炮台遐想
保定 陶万春 文/图
胡里山炮台,史称“八闽门户,天南锁钥”。它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炮台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是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胡里山炮台现已成为厦门旅游城市的名片和窗口,是一个集观光游览、历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主体性景区。
西大门,是进入炮台的必经之路。门上大炮伸出城跺,战旗飘飘,威风凛凛。
克虏伯大炮,世界现存原址上最古老的十九世纪海岸炮,进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名录,其价值无法估量。1937年9月3日,该炮击沉日军“箸竹”型13号舰,首开中国战区击沉日舰的辉煌战绩。
遗世孤品“铁模铁炮”
光绪朝硃批奏摺
我们和这些功臣合个影
开炮
红夷火炮清兵操演。
操演以整个炮台为场地,反映了明清时期炮台当年的盛况,当发射(仿古演示弹)时,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不屈和坚决抵抗外强的心声。
进得检票口,我向守门的女工作人员讨票。她淡淡的说,那废票筐子里有,你拿吧。进得门来,我在两个盛废票的筐子尽情的掏,将其一扫而光。这不,凑齐了这套票,心满意足的朝山上走去。下山时,又去捡漏,筐子里一张废票也没有。真是机不可失,失之不来呀!
做为曾经的部队老炮兵,对火炮有着特殊的感情,与这门炮合影留念。
炮台石壁上的红叶,在冬天里煞是好看。向远处望去,厦门的新地标一一双子座楼立在海边。炮台对面就是茫茫的台湾海峡,一首小诗吟成:
阔别二十年,重回胡里山。
耳畔隆炮声,漫天弥硝烟。
国耻岂敢忘,先辈战凶顽。
而今大中华,解放是台湾。
~~2019.2.10写于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