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河内千年汉学建筑--文庙
文/心在旅途 图/刘华
文庙是李圣宗皇帝建于1070年,用于祭祀孔子的建筑,后来成为研究我们汉学的国子监。文庙坐落河内著名的风景点还剑湖以西2公里在阮太学路,文庙街的中间,大院里的几座建筑南北排列,游客从其南门进入。
整个建筑群由五组院落组成。院子之间有专门留给皇帝使用的通道和大门,而其他宦官只能使用它两侧的小门和小道。进入文庙大门穿过大忠门,就是建于1805年的奎文阁,再往前是碑院,由此向北是大成门,大成门的对面是大拜堂,再往北是有孔子塑像的大成殿。
文庙的大门外立有下马碑,即使地位最高的人,到了这里也应该下马步行入内;奎文阁建在四条方柱上,上层以格木建成,阁上四道门向四方,象征着魁文星光芒四射。下面开有两道门,称为秘文与蓄文,象征着文章涵意深远,文辞优美。奎文阁是整个文庙最有名的建筑,曾经被南越政府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志,又被越南政府列为河内文化的标志;碑院的中央有一个四方形的莲池水塘,宁静的水塘两侧是留给孔子72弟子的长廊,长廊立有82块石碑,每侧各41块,这些石碑上面记录着1306名通过进士考试的进士的名字,进士坊的82块石碑均由石龟驮着,形态各异,每块高约1.5-2米不等,形成碑林。因越南没有状元,所以没有状元碑而只有进士碑。1484年,以重视文学著称的黎圣宗下令在文庙国子监树碑,记载从黎圣宗大宝三年(1142年)起考中的进士名单;所以越南民间常用这样的话鼓励子弟用功读书:“金榜石碑,千秋永存。”;大拜堂,建于19世纪,整体建筑传承了黎朝的风格,堂内有一座孔子的塑像,旁边是他的几个弟子。大成殿是供奉孔子的大殿,正中供奉着孔子和七十二宿儒,前置香案,堂上有“万世师表”金字匾额,其字体和山东曲阜孔庙的匾额一个模样。侧面有演奏古乐的小厅,另一边是藏书房,藏有《论语》,《孟子》,《礼记》,《春秋》等古典中越文书籍及研究儒家学说的书刊,不少珍藏本来自中国。
当时,孔子在越南有很多追随者,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学说在当时大小官吏和普通老百姓中盛行传播,盛极时,据说有20000所学校传授孔子的经典学说,河内的这座寺庙建筑是保存很好的越南11世纪的传统建筑瑰宝,其中包括过街楼和低房檐的建筑形式。
文庙是游客到河内旅游的必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