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在中国”开篇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法国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遗产分为物质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8年7月3日,世界遗产地总数达1092处,分布在世界167个国家。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86年,中国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1999 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截至2018年7月2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3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2项、世界自然遗产13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位。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遗产资料、熟悉遗产相关门票,增强保护遗产的自觉性,经网站编辑部研究同意,从2019年3月份开设“世界遗产在中国”系列栏目,每月3期,分别于当月的5日、15日、25日进行展示,每期介绍一处世界遗产项目,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栏目共分四个部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景观。展示顺序按照申报世界遗产成功时间由前往后进行。希望大家关注和支持此栏目,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