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日至17日,纪念周海婴诞辰90周年摄影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我有幸在开展的首日,获得了这次展览的请柬,观看了周海嬰在各个历史年代拍摄的佳作,并与鲁迅的长孙周令飞相见。这次参观和见面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中国美术馆
鲁迅长孙周令飞在开幕式上致辞
周海婴(1929-2011)是鲁迅和许广平先生的独子。他谨遵父亲遗嘱,“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成为无线电专家。他自幼喜欢摄影,10岁时开始拍照,14岁时正式学习摄影,从此沉浸在定格、结影、显影的世界里,找寻乐趣。他在七十年的摄影艺术生涯中,拍摄了大量的影像。他是新旧社会的见证者、亲历者,对社会民意异常敏敏感。他喜欢抓拍,用镜头定格所经历的历史瞬间。一贯做人低调的海婴先生,此前从来没有发表摄影作品,直到2008年,当过摄影记者的长子周令飞帮助父亲整理底片并筹办摄影展时,他还一直担心这些照片拿不出手,给鲁迅丟脸。亊实上,他的照片一经展出,备受好评,为大众所关注。2019年,为了纪念父亲九十诞辰,周令飞等人从周海婴保存二万多张底片中,精选出周海婴七十年摄影艺术生涯中各时期代表性的作品百余件,赠给中国美术馆,作为“影像中国”摄影收藏项目之一。
东北的红色之旅中代表作(1948年摄于丹东)
这次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作品,以“记忆星尘”为主题,分共五个部分:“家族:爱的记忆”、 “上海:弄堂时光”、 “东北:红色之旅”、 “北京:安居乐业”、 “绍兴:乡音难忘”。向公众展示了周海婴在摄影艺术上的突出成就。观众从这些佳作中,也能感受到先生的审美和情怀,和他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和认知。
第一部分:家族 爱的记忆
观众仔细观赏周海婴1947年拍的照片
这次摄影艺术展的请柬,主题突出,图文并茂,美观大方,很有收藏价值。请柬正面点明了展览的全称“纪念周海婴诞辰90周年摄影艺术展”,并有吴为山馆长题写的“记忆星尘”手迹。背景的大幅黑白照片,选自“家族;爱的记忆”中的一幅合影。这是周海婴1947年在上海霞飞坊居往期间,和成双成对的好朋友,用自拍方式完成的。右三是周海婴,右四是当时尚在热恋中的马新云。这张照片中的四对情侣,排列有序,神态自如,女士穿着的旗袍反映了上海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流行时尚。左下角的小字表明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的组成部分。请柬背面的上半部分是以中国美术馆长的名义向贵宾发的出席开幕仪式的邀请函全文。下端是展出的时间(3月1日至17日)、主办单位(中囯美术馆、鲁迅文化基金会)。左下角的图片是海婴1946年在上海拍摄的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影像。右下角贴有中国美术馆专用的防伪标识。在当今参观美术馆凭身份证入场,停用门券的情况下,获得此种请柬实属幸运。
请柬正、反面
我和周海婴先生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相识的。缘起于集藏鲁迅纪念地的门券。1996年初春,我将编组的《中国民族魂》券品到他的寓所当面请教,得到他的大力支持。同年4月10日,他应邀到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參加我个人的专题门券展的开幕式,并共同接受媒体的采访。在交谈中,他多次提及他从小就有摄影的爱好。每次参加话动他都带相机,隨时拍摄他感兴趣的场景。2008年我到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观看《镜匣人间—周海嬰80摄影展》后,才对他在摄影艺术上的功底和贡献有新的认知,他的摄影作品确实是其他专业摄影师无法取代的。
周海婴在寓所阅看陈祥明集藏鲁迅门券专题的老照片(1996)
周海婴出席陈祥明门券展的老照片
周海婴、陈祥明接受北京电视台记者采访
参观的当天下午,我应约在鲁迅文化基金会办公室与周海婴的长子、基金会的会长周令飞见面。这个外型酷似鲁迅的长孙,向我介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摄影艺术展缘起和布置展品的基本思路。赠给我精装的《1881-1936鲁迅画传》。并热情与我们一起合影,此事我十分感动。我对海婴先生全家大力支持我集藏鲁迅纪念地专题门券表示深深的感谢。
与鲁迅长孙周令飞相见
周令飞赠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