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人日我归来
文/图 刘华
“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清咸丰年间,时任四川学政的何绍基在果州(南充)返成都的途中拟成以上对联。他熟知高杜人日唱和的典故,抵蓉后特宿于郊外,等到初七人日这天,才进草堂题就此联。此联一出,文人墨客竞相效仿,于每年人日云集草堂,挥毫吟诗,凭吊诗圣。此后便成为成都人高品味的文化生活。辛亥革命以后,此俗渐衰,直到1992年,杜甫草堂博物馆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首倡恢复“草堂人日”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八届。杜甫作为诗圣,杜甫草堂作为诗歌文化的圣地,2009年杜甫草堂博物馆首次恢复人日祭拜诗圣这一传统活动,仪式庄重、简洁,得其神韵,突出精华,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人日祭拜诗圣活动是对“草堂人日”活动内容的充实和完善,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和弘扬。
猪年大年初七,也是传统的“人日”,每年人日成都杜甫草堂都会举办人日游草堂活动,并会在人日当天发行人日纪念门票,今年已经是第十年。我会会员张维新,朱青梅夫妇每年在人日当天都会去杜甫草堂,举办个人小型券展,展示从1955年至今的草堂门票,宣传门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