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总书记思政课讲话精神
重庆市“票工委”革命精神主题门票展走进高校
近日,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重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举办了“行千里,致广大——折叠重庆文化历史专题书展”,同时,为配合此书展的主题,重庆市职工门票爱好者工作委员会与学校图书馆共同举办“永不褪色——传承革命精神主题门票展”。
参加此次展览的有马小辉《光辉的历程》、尹渝兰《不朽的红岩》、马小辉《1945:毛泽东在重庆》、马小辉《宋庆龄的非凡人生》、傅德明《做雷锋精神的种子》、龚湘澄《红岩精神永放光芒》等六部门票专题。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大高校纷纷表示,要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要传播党的声音,用故事打动人,用情怀感染人;要致力于改革思政课教学的探索,拓展思政课内容,让思政课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有情怀。
重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一批高校积极相应习总书记的要求,主动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把革命精神门票展览引入高校。大学教师们努力做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践行者,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把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正因此,小小的门票进入了大雅之堂,让广大学生在方寸之间重温红色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他指出我们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此次举办革命精神主题门票展,就是思政课创新教学方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展览用门票实物为载体,把红色基因融入到读书活动中间,以生动活泼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重庆市职工门票爱好者工作委员会精心筹备制作专题,组织会员到现场观看展览并进行门票交流活动。门票展览吸引了大量师生的驻足观看和问询,专题作者兴致盎然地讲解创作思路。展览在校园里掀起较大影响,取得了预想的宣传效果。
结合门票展览“传承革命精神”的主题,职工门票爱好者工作委员会组织会员一行15人,对大学城周边的抗战名人旧居进行了考察,分别是“和平将军”张治中、“布衣将军”冯玉祥、文化巨匠郭沫若、现代画家傅抱石。会员们认真参观学习,继承革命精神,还意外寻得了张治中旧居开馆初期曾使用过的门票,让大家感受到收藏的快乐。在喜悦和收获的气氛中,这一次的门票展览活动胜利圆满结束。
左起:马小辉 龚湘澄 董柏林
从左至右:
第一排7人,陈燕、甘永珍、尹渝兰、徐金玉、骆孔秀、孙玉茹、傅德明;
第二排6人,骆孔莉、齐庆华、曾明文、黄应珍、霍银芳、陈青云;
第三排6人,张德荣、贾豫碚、李建、董柏林、宋明英、史晓薇;
第四排3人,龚湘澄,马小辉,郑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