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中原
罗文湘
此次行程的第二站,到河南博物院参观《大象中原》展览,感悟中原文明之根源,一睹宝物的风采。随着河南籍的三件国宝走进CCTⅤ~3《国家宝藏》节目,使“贾湖骨笛,妇好鸮尊,云纹铜禁”这三件镇馆之宝也迅速成为中华文物大家庭中的网红。
河南博物院,这里所展示八千年前的鹤管制作的“贾湖骨笛”、商代女将军享用的“妇好鸮尊”、“云纹铜禁”是64件首批禁止出国展出的文物之中,这三件文物是众多馆藏文物之中,更能体现中原地域的特色和文化渊源,承载着历史的传奇,延续着华夏精神血脉,才被选上代表厚重中原文化而亮相《国家宝藏》节目。
贾湖骨笛,出土于距今八千年前的贾湖遗址,是我国目前出土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骨笛几千年来久埋地下,仍能发出动人悦耳的笛声,仿佛一段音乐穿越八千年,至今无法破解先民的智慧和用什么方法计算音律,它的出土,改写了中国音乐的时间起源和历史。
贾湖骨笛
妇好鸮尊,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是中国迄今发现未被盗掘过的商朝王室贵族大墓,能够确切断定墓主人身份的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墓。在商朝猫头鹰是人们崇拜的鸟类,故很多青铜器上都有鸮纹,尊是古代盛酒器具,出土在妇好墓,故名为“妇好鸮尊”。
鸮尊,是妇好女将军每逢出征前,都用这个鸮尊盛酒拜祭,祈求打胜仗,她死后商王为了纪念她,专门造了二个鸮尊,盖上有妇好名字,现有一个在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留下另一个。
妇好鸮尊
云纹铜禁,禁是承置酒器的案具,整体用失蜡法熔模工艺铸成,工艺超群,学界认为此工艺源自印度,它的出土证明失蜡法早在2500年前已登峰造极,是古代中国人酒文化中自我约束,酒以成礼的一件证明,是中国第一个禁酒时代的实物例证。
云纹铜禁
文化需要感受和学习,唯有精神富足了方可滋养灵魂,到博物院走一走,就像是浏览了一遍中华历史,一件件斑驳破损的文物,让我们看到古代文明,历史的变迁,感受更多的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国最古老的农耕文化、青铜文化、礼乐制度都能在这里找到痕迹,中国人的根在这里,华夏民族的灵魂在这里。在博物院的文博商店,我们还买了鸮尊的文创产品和纪念章,觉得很特别,文物它不只是活在博物院,只有被人所熟知、所喜爱、所传播,,让人们更加领略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才是文物价值的体现。
此行在博物院内收集到4枚文博门票,既学习知识,又收获到藏品,惊喜呵!
请看下篇:相约洛阳赏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