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杨匏安旧居
何锦雄
在“五一”假期前的一个晚上,我偶然从电视新闻报道中得知,广州市越华路的杨家祠经修缮改建成“杨匏安的旧居”。信息一下触动我的心弦,立马端坐好认真细看报道,可惜新闻太短了,不到一分钟就播完了,没有看到太多的介绍,但够了,如今能知道广州市内有一座“杨匏安的旧居”及开馆时间的信息就促够了!接下来就是期待开馆时刻到来,去参观了解、学习。
关于杨匏安这个人物,说来话长,约在10年前,那时侯我个人办《广州集藏》券刊期间,又因券刊有一个“南粤英杰”栏目,搜集相关资料,以介绍广东省内的历史名人及革命英烈为主的专栏须要,从广州起义纪念馆内得知杨匏安这个名字,但介绍非常有限,只知道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及珠海市南屏镇北山村人。不久,我也特地到他家乡南屏镇北山村参观,当时只见一座“杨氏宗祠”,祠堂前的广场上有一座新造的杨匏安雕像,祠堂内几块不大的展板,主要展示的是杨氏宗亲的排列及对杨匏安有限的介绍等,墙边还一个展柜,里面放了几本当地部门对杨匏安事迹的学术研讨书刊等,也不见任何管理人员,没有一点收获。
据媒体报道:4月30日下午,杨匏安旧居陈列馆举行开馆仪式,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杨匏安旧居于同日挂牌。副省长许瑞生出席仪式并致辞,杨匏安后人开启杨匏安旧居陈列馆大门,社会各界代表共同瞻仰了陈列展览。免费免票对公众开放。
根据以往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凡这类历史名人,革命英烈的故居、纪念馆等开馆,当地的政要、主管等部门领导定会出席仪式的,因在仪式结束或领导离开前,普通百姓是很难有机会接近景点,更不要说进去参观,也很难搞到意外的收获,故我从不在开馆当日去奏热闹。
杨匏安旧居,原为杨家祠,又名“泗儒书室”,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原为香山县南屏乡北山村(今属珠海市)杨氏家族在广州设立的宗祠,也是杨氏子弟到广州科考时的寓所。现建筑仅存前座,面阔13米,进深9.5米,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杨匏安出生于1896年,原名锦涛(焘dào),笔名匏安。中共党员。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代部长,中执委,中共中央委员,太阳社发起人,华南地区新文化运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1918年,杨匏安举家迁至广州,住进杨家祠。随后,杨匏安在杨家祠里撰写了大量文章,发表在《广东中华新报》上。1921年,陈独秀与谭平山、谭植棠等组建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多次到杨家祠拜访杨匏安和杨章甫。杨匏安入党后,杨家祠也成为中共广东区委的重要活动场所。
馆内以“华南明灯——杨匏安旧居革命历史陈列”为主题,分有“革命先驱杨匏安、红色据点杨家祠、群英荟萃管东渠” 三个部分,介绍了曾走进杨家祠活动的陈独秀、周恩来、刘少奇等著名党史人物,让参观者重温革命先驱们的革命事迹。
杨匏安旧居简介
“追梦、广州红——杨匏安史迹探索”的简介
“追梦、广州红——杨匏安史迹探索”的小册子
这次到杨匏安旧居参观,充分了解人物的生平及对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组建认知,并收集到一份杨匏安旧居简介,一份“追梦、广州红——杨匏安史迹探索”的简介。在参观完出来时,在前台和管理人员聊天,加深了解学习,此举感动了管理员,她到办公室取来了一本精装的“追梦、广州红——杨匏安史迹探索”小册子送我,非常感谢管理员。
请看下编:参览“红的文学”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