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之肺——水磨沟风景区
乌鲁木齐·梁海军
水磨沟风景区原由“四山一河”(清泉山、虹桥山、温泉山、水塔山、和水磨沟
河)组成。景区大门距市中心约3公里,是乌鲁木齐市著名的旅游区,也是久负盛名
的避暑胜地。
水磨沟风景区地处天山北麓山前低山与乌鲁木齐河谷的交汇处,区内发育一有条
规模并不大的山涧型小河流,由山谷内数十个泉水汇聚而成,常年流水不断,曾称
“万泉河”。因清朝时曾在河边安装水磨加工粮食,因此得名“水磨沟”。
由于地处东天山博格达山脚下(夸张一点的说法,就是在天山天池的脚下),气
候很大程度上受天山气候变化的影响,冰雪融水滋润着这片土地。大景区内,植被覆
盖率高,是乌鲁木齐市城区周边绿化面积最大区域,因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的氧气,
早就享有“乌鲁木齐之肺”、“天然氧吧”的美誉。
(以上几枚是水磨沟风景区早期门票,多是自己游玩使用过的)
水磨沟内古树参天,绿荫蔽日,溪水涓涓,景色迷人。除自然风光外,也留有很
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的足迹。1760年,喀什维吾尔族姑娘(香妃)入宫,途经水磨
沟温泉,留下的“香妃出浴”遗迹,是乌鲁木齐的老八景之一;1768年清朝大学士纪
晓岚被贬新疆,在游玩水磨沟时,写下“界破山光一片青,湿暾流水碧泠泠。游人倘
有风沂兴,只向将军借蟃亭”的有名诗句;1901年,清廷贵族载漪、载澜被流放到乌
鲁木齐,先后在水磨沟修建了“萧曹亭、古戏台”等景点;
后来,原有水磨坊、接官亭等人文古迹多数自然损毁。现在能看到的人文景点,
多是近代重新修建的仿古式建筑。
水磨沟景区是乌鲁木齐市也是西北地区最早安装空中索道的景区,坐在缆车上,
飘然于“绿毯”的上面,横跨水磨河。此时,静听河水之喧哗,醉享凉气之拂荡,远
眺天山之晶莹,俯看景区之葱郁,真是快活似神仙的感觉。
景区内的水磨沟温泉,水温恒定,化学成分达标,有全套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与
南京汤山温泉、临潼华清池温泉合称中国离城市最近的三大著名温泉。新疆广汇男篮
的训练基地就设在这里。
每到夏日酷暑难耐之时,水磨沟则是清荫凉爽,大批的市民都奔赴于此,居住小
憩、休闲避暑。水磨沟景区目前是国家4A级景区,据统计,每年到水磨沟游玩的游客
超过100万人。
众所周知,新疆地域广阔,自然风光虽然峻美,但很多景区都是距离城市较远,
唯独水磨沟风景区处于城市周边,尽地利与人和之优势,成为城市居民首选的旅游
之 地。手中有水磨沟风景区早期门票的藏友可看一下背后的简介,当初竟然将水磨
沟景区划分到“市郊”范畴呢。(其实该地的行政区划属于水磨沟区,就是乌鲁木齐
市下辖的一个区,不知为何“被划为”市郊的)。
水磨沟景区在管理上还是一个比较亲民的景区,收费一直都不算高,从门票、索
道票的票价就可以看出,没有超过10元。如今的水磨沟风景区,“六山一水”(增加
了雪莲山、红山),自2008年起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已完全融入到大城市的格局之
中。
最后向读者透露一件趣事,作为乌鲁木齐市民的我,冥冥之中与水磨沟有着一种
千丝万缕的联系,出生的医院、中学生时代、第一个工作单位的工作现场、第二个任
职单位所在地、成家后的家庭住址(几易),始终都是围绕在水磨沟的周边,为什么
呢?真的是缘份使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