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遗珍——铜器篇(13)(14)(15)

北京:马明言
显示日期2019-07-30;访问次数:420; 电脑端


编辑:崔艳红

姓名:罗文湘; 时间:2019-07-30 00:43:04

欣赏了,谢谢,刚去了湖南郴州旅游,可惜没有去湖南省博物馆参观!

姓名:金志根; 时间:2019-07-30 05:37:59

欣赏了!谨谢!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19-07-30 02:07:15

向马老师学习致敬!您的一页券集堪称经典!

姓名:青山; 时间:2019-07-30 02:38:08

欣赏了,谢谢!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19-07-30 03:09:49

欣赏了,谢谢!!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19-07-30 03:20:03

青铜时代,祖国的辉煌!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19-07-30 03:58:57

欣赏了!谢谢马老师分享!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19-07-30 08:41:45

精美的青铜艺术,国家宝藏,欣赏!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19-07-30 04:29:46

奇思妙想,展现了古代艺人的聪明才智。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19-07-30 04:29:51

精美的青铜器、精美的票品、精美的券集!谢谢马老师展示!

姓名:李学信; 时间:2019-07-30 09:07:01

很欣赏马老师的券集,我觉得票品和文字相得益彰,特别是文字篇幅适度又不冗长,数据清晰内容精炼,从中增长了知识,设想如果没有这些文字,我们仅从票面上能看出这么多信息吗?所以我一直认为组织专题时“让门票自己说明内容”在很多时候是不合适的。提点建议:1,每张贴片下面的三个鼎的图属页脚性质,图片稍大了点。2,文字框还可调整,比如(13)(15)这2张文字框上下顶得太满,而左边空隙又大了点,显得文字不在正中。3,一个贴片一张票显得少了点,当然我也知道有些题材票很难找。冒昧说几句供参考。谢谢。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19-07-30 04:39:24

青铜宝物,谢谢马老师分享!

姓名:陈捷; 时间:2019-07-30 04:42:18

欣赏了,谢谢介绍!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19-07-30 09:58:17

学习欣赏了!

姓名:马明言; 时间:2019-07-30 05:35:41

李学信老师:您好!首先,谢谢您喜欢我做的券集!其次,我也认同您对券集中门券与文字关系的看法。另,谢谢您提出的三点建议。我会在以后的券集中加以注意和改进。再一次谢谢您!

姓名:吴隽; 时间:2019-07-30 12:07:36

文物专题门票集应该象马老师那样集中一个文物种类制作。因票有竖横不一故不容易编排。文字说明要简洁,不要太专业化。毕竟不是文博论坛。

姓名:钟杰; 时间:2019-07-30 09:11:43

欣赏学习,谢谢马老师!

姓名:罗本舜; 时间:2019-07-30 10:49:02

欣赏了,谢谢介绍!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19-07-30 15:25:57

感谢李学信老师的建议。也希望更多的券友提出宝贵意见。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19-07-30 14:06:03

学习了。

姓名:甄文兴; 时间:2019-07-30 14:21:25

中国古代铸造的精品!学习了!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19-07-30 15:11:04

文物票,一定要有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这点,马老师功夫到家。谢谢了!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19-07-30 15:51:57

欣赏佳作,受益匪浅。

姓名:赵廷文; 时间:2019-07-30 17:14:41

欣赏了,谢谢介绍!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19-08-03 17:08:33

欣赏了……学习中,为马老师点赞!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