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游(1)边靖楼
山西 胡保平
2019年5月11日—12日,山西省收藏家协会门券专业委员会,组织协会成员及家属,一行17人,乘坐包车前往山西代县参观游览。这是省券协每年一次春游活动的选项。
代县属于忻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向以“关山雄固,北塞门户”著称,是历史上汉击匈奴、唐防突厥、宋御契丹、明阻瓦剌的国防要塞。这里地灵人杰,才俊辈出,走出了一代佛宗大师晋释慧远等一大批历史人物,尤其是北宋杨家将、以及抗战初期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的八路军将士等历朝武将英烈,他们均曾在此驻兵戍边、征战沙场,留下了辉煌的战斗足迹。
上午九点,专车来到代县县城,在市中心的边靖楼前,与专程前来迎侯的协会副会长王维东汇合,在维东的带领下,开始了愉快的参观游览。
一、边靖楼
边靖楼又称鼓楼、谯楼,创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成化十二年(1476)重建,清历朝皆有修葺。边靖楼外观雄伟、大方、古朴,楼基高耸,梁架精巧,结构严密、合理、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冲击,至今完好无损。城楼坐北朝南,由砖砌城台、木构楼阁和登台步道三部分组成。通高40米,据说比三海关的城楼还高,为山西楼阁式建筑中的巨构。台下券洞南北穿通,洞高约九米,较一般城池门洞要高。来到登台步道,斑驳的马道写满沧桑,岁月的留痕让人震撼。拾阶而上,来到台顶,城楼赫然醒目。楼为砖木结构,斗拱规整,梁架精巧,结构合理,建造宏伟。楼身面宽七间,进深五间,三层四檐歇山顶。四周围廊,檐下南北各悬“声闻四达”和“威镇三关”巨匾2方,长达八米,宽三米,均为亚洲最大的匾额。仔细观赏,发现殿内殿外的木结构,上上下下均为木质本色,没有使用任何油彩,在长城建筑中极为罕见,更显原滋原味,古朴沧桑。沿着木制楼梯登楼而上,来到二楼,四周都有勾栏,可环行一周。凭栏远眺,代县古城历历在目,与远处的两座城楼遥相呼应。
代州边靖楼被长城专家考定为长城第一楼,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家纷纷在国宝碑前拍照,并在城楼边,留下了第一张集体合影。
这次代县旅游,王维东会长事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并通过关系,让大家在参观景点时全部免票(多数人符合免票年龄),然而,券友们并不愿意错失购买全品门券的机会,经前来迎接的代县文旅局办公室刘主任特批,参观完毕后券友们纷纷掏钱,原价买到了心仪的带存根的门券,让景点售票员大感意外。
开心的笑容(耄耋老人王振玉)
前来迎接(右起:王维东、刘主任、导游小张)
斑驳的马道
城砖上的官字
木构件原滋原味
巨型牌匾
二楼的围栏(于凤才)
二楼的雕塑(刘保晋夫妇)
楼上远眺
集体合影
国宝碑(吕凌)
购票(右起:杨新渝,董国祥)
现用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