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游(7)白人岩寺
第二天早餐后,我们立即乘车向百人岩景区进发。
白人岩亦称“白仁岩”,坐落在古城西北,东邻雁门关西陉口,北倚恒山,海拔2228米。因有白谷仙人坐化成峰,峰顶巨石为颅,飘然独立而得名,建寺时间约为公元354—365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白人岩分上下两寺,上寺环抱山中,即白人岩主景区。下寺在山脚入口处,俗称小寺,由净土始祖慧远创建。
慧远大师(334—416),东晋时高僧,雁门郡楼烦县人,,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21岁随从道安法师修行,自公元381年到庐山主持东林寺后,影不出山,迹不入俗,志心于净土,用功办道,著书立说,弘传佛教,将全部身心都奉献于道场,历三十余年,为净土宗之始祖。净土宗在中国的出现是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颇具革命性的大事件,它使博大精深的佛学理论简化到人人可以理解可以操作的程度,净土宗是佛教中国化和佛教世俗化的重要里程碑。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国,1亿多国民中大约有8000万人信仰佛教,而在信仰者中又有4700万人信奉净土宗或者净土真宗。在慧远的主持下,东林寺成为当时最兴盛的宗教传播中心,先后派出了许多僧人西行求法,带回的经书不计其数,在东林寺并设有专门的译经台,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贡献极大。
我原以为山西交城的玄中寺是净土宗的始祖,慧远大师是从玄中寺修行后来此,经查阅资料才发现,玄中寺始创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年),远在慧远法师之后。由此可见,白人岩禅寺是净土祖庭,开中国净土宗先河之源头,是东晋慧远大师修身说法的第一道场,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岩寺禅院在白人岩中心处,东西北悬崖环抱,南面谷口深涧,禅院规模相当宏大,三进四合院,而且一路登高。院内殿堂高耸,雕梁画栋,工极奇巧。殿、堂、亭、阁临深涧,傍危崖,高低错落,别具一格,白云缭绕于屋顶,溪水流于脚下,展现出北方风景名胜特有的壮丽神韵。
在登山的路上,我们就发现,虽然当天的风力很大,在六级以上,但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上,有很多当地民众,三五成群地结伴而行,手中提着各种贡品,迎着风艰难地前行。一打听才知道,当天是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摩尼的诞生日,是敬香祈福的好日子,不仅香客众多,听说还有戏剧表演。之后,在大雄宝殿里,我们还看到不少善男信女,跟随僧众在佛像前,转场咏经,虔诚之态,令人肃穆。
目前,这里免费游览。
山下停车场
主寺在山上
我们上来了(右起:白继元、刘宝晋夫人、张秀敏、于凤才、胡保平、杨新渝、胡夫人)
里面大得很(右起:张秀敏、吕凌)
上去是禅院(赵玲)
居高临下
傍危崖临深涧
山路上人来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