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钱带你游山庄(二)
承德 钱宝林
—— 来到正宫区(3)——
正宫区由正宫、松鹤斋、东宫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构成。其中,正宫和松鹤斋被辟为博物馆。四组的建筑特点都采取中轴线控制。主体建筑居中,附属建筑置于两侧。基本均衡对称,体量较小,采用青砖灰瓦,追求朴素淡雅的风格。当然,这与我们看到的外庙辉煌形成了极大地反差。我们分析一下皇帝的用意,不外乎安民和固疆。安民是我大清皇帝体恤民情,俭朴廉政。固疆的意义,是我大清朝国富兵强,各族同胞心向清廷,八方来贺。
我们来到宫门,这里有康熙五十年六月下旬写的一篇《避暑山庄记》。据专家考证,此文曾刻碑为《圣祖御制避暑山庄记》,是1711年6月为纪念避暑山庄建立所作。当时此碑立于开仁寺,但是碑的踪迹至今没有下落。这是一篇皇帝写就的美文,不可多得。我给大家读几句:金山发脉,暖流分泉;云壑渟泓,石潭青霭。境广草肥,无伤田庐之害;风清夏爽,宜人调养之功。自天地之生成,归造化之品汇。短短几句,即道出了承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秀美风光。接着康熙又说:朕数巡江干,深知南方之秀丽;两幸秦陇,益明西土之殚陈;北过龙沙,东游长白,山川之壮,人物之朴,亦不能尽述,皆吾之所不取。惟兹热河,道近神京,往还无过两日,地僻荒野,存心岂误万几。这里康熙皇帝表述,南北东西他都转了,哪也不如热河这块宝地。而且,战略要地更显重要:北控蒙古,南治天下,左通辽沈,右引回回。文章的最后,这位整日忙于江山社稷的皇帝,面对绝佳的山水,感悟中诚心地袒露心境说:致于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竹则思贞操,临清流则贵廉洁,览蔓草则贱贪秽,此亦古人因物而比兴,不可不知。
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有贪官,被杀被判被流放的比比皆是,可贪官们还是前仆后继,屡禁不止。可见,康熙皇帝的这段话,虽然过去了300多年,对于今天的廉政教育和制度、监督机制的建立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了宫门,东西两边有内午朝房各五间,是文武百官侯旨的地方。现在辟为“避暑山庄的由来”和“清帝在避暑山庄的政治活动”分别由珍贵的文物史料来说明。
午门的铜狮子形象威武,伪满时期,日军侵占热河后,企图将铜狮子拆走以充军火。但费尽移山心力,终不能动。一个雷电交加之日,电闪之间,铜狮子眼中冒血,吓退日军,再未敢动。
—避暑山庄匾额与阅射诗(4)
内午门也是五楹,中间开三门。中门上悬康熙五十年(1711年)行宫建成时,御笔镏金云龙陟匾一面,上书“避暑山庄”四个金色大字。都说这是康熙皇帝写下的天下第一错字,只因避字多了一横。据专家考证,古文中有此写法,错与不错,反正很是独特和谐。余秋雨先生1993年来避暑山庄游览了几天,他写了一篇《山庄背影》很受人关注。他写到:“园林是用来休闲的,何况是皇家园林,大多追求方便平适,有的也会堆几座小山装点一下。哪有像这儿的,硬是圈进茫茫苍苍一大片真正的山岭来消遣?这个格局,包含着一种需要我们抬头仰望、低头思索的审美观念和人生观念。”在众多的专家学者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一座山庄,半部清史。山庄是自然和人文的重大融合,它不仅展示清王朝的昌盛,也涵盖了它的衰败,它是中国历史版图统一辉煌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直接见证物。
内午门也叫阅射门,这里还要跟大家说上几句。康熙、乾隆经常在此门接见官吏和少数民族首领,并举行射箭比赛,选拔官吏。皇子皇孙也参加表演。乾隆即位后,也学其祖父的做法,并在东西两侧的墙上留下了四首御制诗,回忆先祖及祖父的丰功和教诲。这里,我们欣赏其中的第三首诗《阅射六韵》此诗作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这年乾隆皇帝64岁:
阅射门前却自思,髫龄曾此沐恩慈。
我朝家法惟弓矢,即位躬勤继创垂。
臂病因之疏步发,身闲原未废骢驰。
习劳每以寓观德,右屈还教挺左支。
凭览不能无技痒,欲屈又觉有颜怩。
廿连十九当年事,回想犹疑众定疑。
诗的大意是:我在阅射门前不禁陷入了沉思,少年的时候在这里受到祖父的沐恩。清朝的家法是不忘骑射,我继位以来亲自骑射并使之光大。只因臂膀有病而很少步射了,但从来没有放弃骑射。每次习武劳顿是为了给众人做出典范,右臂不便屈伸还能使用左臂。观看射箭不禁心里发痒,想射又怕射不中而没有了颜面。当年我也是射二十箭中了十九箭啊,回想起来自己都不敢相信,
何况众人也一定会起疑。
2016年保定部分券友来承游览采风,我在阅射门为他们介绍乾隆御制诗。
阅射门前东西两侧各有朝房五间,称为内朝房,清时是三品以上官员侯旨的地方。
跨过避暑山庄门即阅射门向北,大家看,那就是皇帝处理朝政和大典的地方。澹泊敬诚殿,俗称楠木殿。
我们喝口水,休息一下。同时也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我这样讲行不行?如果这样讲大家听着还可以,我们待会儿再接着往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