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钱带你游山庄(四)
承德 钱宝林
—烟波致爽与西所(7)
现在我们来到皇帝的寝宫。康熙、乾隆、嘉庆、咸丰都曾在这里居住过。“烟波致爽”是康熙所题三十六景之第一景。他说:“四围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他的诗则更形象:“山庄频避暑,静默少喧哗。北控远烟息,南临近壑嘉。春归鱼出浪,秋斂雁横沙。触目皆仙草,迎窗遍药花。
烟波致爽殿面阔七楹,前后围廊,卷棚歇山式瓦顶。这里的明间三间是皇帝接受后妃们朝拜的地方。有金银铜、钟表、玉器、珐琅等各种古玩一千多件明间皇帝宝座的后面有“烟波致爽”匾一面。康熙、乾隆、嘉庆、咸丰曾在西暖阁住过。阁内依满族传统设南北炕。南炕设有文房四宝,是皇帝看书和批阅奏章的地方。北炕有落地帐。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下午(1820年9月2日),嘉庆死在了西暖阁这张床上。道光皇帝在这里继承了皇位。自此,清朝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道光皇帝让这里整整空闲了30年。咸丰继位后,又让这里闲置了9年。咸丰十年八月(1860年),他终于走进了祖先留下的寝宫。但他不是来避暑和秋狝的,而是在英法联军侵略北京的情况下,逃难来到承德的。他在这里住了一年,承德冬天寒冷,咸丰为了保暖,在西暖阁的后墙又加了一层木板墙,在西墙外北角砌了地炉。就在这座寝宫里,咸丰皇帝批准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并把九龙半岛割让给了英国。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清晨(1861年8月22日),咸丰皇帝病死在西暖阁。死前他在这里把皇位交给了5岁的儿子载淳,即继位的同治皇帝,并任命肃顺等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
这么说来,康熙有12个夏秋、乾隆有52个夏秋、嘉庆有19个夏秋、咸丰有1个夏秋曾住在烟波致爽殿的西暖阁。
清史专家称,一座山庄,半部清史。大清的康乾盛世体现在这里,盛世后的丧权辱国也发生在这里。
随着咸丰皇帝的死,这里又发生了举世震惊的辛酉政变。烟波致爽东侧和西侧都有回廊相通的一个小院,东所和西所。当年咸丰逃来热河避难,慈安住在东所称为东宫,慈禧就住在西所即称为西宫,后来叫慈禧西太后也是源于此。
慈禧姓叶赫那拉,满族镶黄旗人,祖籍吉林省梨树县,出身于满族官僚家庭。十六岁入宫。1856年生皇子载淳,晋封为懿贵妃。咸丰死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也就是我刚刚介绍过的,大家常说的西太后。奕䜣奕亲王,人称鬼子六的,那个时候留守京师与洋人督办和局。慈禧为了篡夺最高权力,首先拉拢懦弱无能的慈安。《庸庵笔记》载,慈禧与慈安“俯巨缸而语,计议甚密”。两个人是在一个“大铁缸”旁商议急召恭亲王来热河。慈禧派她的心腹太监安德海在夜间鬼鬼祟祟地溜出山庄月牙城,到北京通风报信。八月初一,恭亲王奕訢赶到承德,先到咸丰灵柩前祭奠。奕訢的亲信在当时的密信中写到,奕訢“伏地大恸,声彻殿陛,闻者无不泪下。祭毕,太后召见……遂独对,一时许方出”。回北京后发动政变的方案,便在这几间房子里秘密确定。
奕訢匆匆回京,慈禧慈安与肃顺等顾命大臣巧妙周旋。九月二十三日,咸丰灵柩从承德启运,小皇帝在丽正门前恭送灵柩。然后在慈禧、慈安陪同下先行回京,准备在东华门跪迎。慈禧回到北京后,立即颁发了早已在承德拟好的罪状,派人逮捕了刚走到密云的肃顺,并将其处死在菜市口。其他大臣或赐死或流放,两宫太后开始垂帘。从此,慈禧开始了她48年的专治统治。这么看来,避暑山庄这几间房子里发生的不仅仅是“辛酉政变”的计划,还有整个中国半个世纪的命运。
正宫区还有三组很重要的建筑,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我们先要讲一讲松鹤斋和万壑松风。好,大家跟着我,我们边走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