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随笔
苏州 顾宗玲
宁夏,是我心中一直向往、却是中国大陆上(除西藏外)最后一处涉足的土地。印象中,它应该与黄土沙漠荒凉连结在一起。直到2018年9月,当我走进宁夏后,这种固有的臆断才被颠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后的今天,令人对其刮目相看。
初秋,我们亲友四人结伴西行,从苏州出发 ,在火车上度过了三十个小时,终于抵达此行第一站——宁夏中卫。
一、中卫印象
走出火车站,放眼望去,对面绿树掩映下的古建筑就是闻名已久的高庙,这次终于可以一睹真容了。朋友开车接站,汽车沿着宽阔的大道前行不远,就进入市中心,一座明代建筑风格、装饰华丽的鼓楼雄踞在街心,中卫的文化内涵顿时凸现。听介绍,中卫历史悠久,是宁夏重镇,人类在此生活繁衍已有3万多年的历史。公元1399年(明建文元年)设宁夏中卫,属陕西都司管辖,中卫之名始于此。
在鼓楼附近的中卫宾馆入住后,即驱车前往中卫的文化中心,开始我们的宁夏之旅。当我们走过之后,才懂得了中卫的厚重、宁夏的美。
1、中卫文化中心
汽车在一片池塘边的大路旁停了下来,这里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影视厅,所以我为之定名为文化中心。几何式的馆舍建筑,园林式的景观,让我们眼前一亮。馆前的池塘边绿树成荫,绿草如茵。伫立观景,风摇莲叶,野鸭轻凫,夏景怡人。但几丛放白的芦花,却又印证着秋天的悄然而至。
中卫即景
塞上江南中卫景,依依垂柳别番情。
几多残荷斜阳里,野鸭孤凫人不惊。
博物馆尚未开馆,因是同行的缘故,我们破例进到博物馆的库房,见识了汉代绿釉陶灶、博山炉;西夏时期的褐釉壶、铜塔范、铜壶;明清瓷器等。一睹馆藏珍品,大饱眼福。继而到图书馆参观,除规模稍小,馆内现代化管理设施一应俱全,不输苏州图书馆。楼上楼下四处静悄悄的,充彻着读书求知的浓浓氛围,阅览室内借书和阅读的人不少,少儿阅览室也有很多小读者。人们如此好学,溯其源,系中卫自古是崇儒重教之地。
2、鼓楼
中卫鼓楼座落在市中心,重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是一座体现明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长方形的基座,中间有“十”字形门洞。基座上重楼三层, 高23 米,通高30 米。沿着鼓楼环视一周,但见四面门洞上都有匾额,是按方位反映中卫地理形胜的,其东曰“锁扼青铜”;南曰“对峙香岩”;西曰“爽挹沙山”;北匾为“控制边陲”(原为“控制边夷”)。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美轮美奂。夜幕下,霓虹灯装点的鼓楼,更是璀璨夺目,美艳动人。
3、高庙
高庙保安寺,又名高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位于中卫城北.建在接连城墙的高台上。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尽显宁夏古建筑的风貌。这里环境清幽,布局紧凑,建筑巍峨,重楼叠阁,翼角高翘,雄伟壮观。站在中卫街头,远远望去,就能感受到高庙磅礴的气势。走在高庙建筑群内,则犹如步入迷宫。楼阁玲珑,廊桥高悬,在有限的空间内,建有260多间错落有致的建筑物,古代工匠独特的构思和精湛技艺,不能不让人叹服。
高庙保安寺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分前“下”后“上”两部分。前为保安寺,天王殿前有小牌楼翼然而起,飞檐七彩,雕甍八面。前置珍贵的明代石狮,楼殿特别玲珑精致。这座牌楼被视为高庙掌上明珠。
(小牌楼精致的楼殿) 明代石狮
越过小牌楼是天王殿,乃明代早期所建,藏古蕴今。天王殿后局促之地,有24级奇陡的台阶,几不可登。沿台阶而上,为上部建筑。经砖牌坊、华藏玄门、大悲楼(中楼),最后是高达三层的主楼建筑,大雄宝殿是其基层。这些殿堂风格别致,装饰精美。但从安全考虑,只能在下层参观,不允许登楼,难免遗憾。
高高矗立的青砖牌坊,是高庙的一隅瑰宝,建于清咸丰八年。四柱三门,古朴大方,孤标独树。砖面虽老旧斑剥,但身姿傲然,绝世独立。砖柱刻有对联,上联是: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下联是: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此间。横批是:无上法桥。
牌坊上的浮雕,有西游记故事,也有十二生肖,不乏菩萨罗汉,更有盘龙欢腾,彩凤飞翔,妙趣横生。牌坊古朴宁静,斑斓璀璨,百读不厌。
据说,当年高庙失火,砖牌坊烈火金刚,挡住了大火向南燃烧之势,才使下面的保安寺免遭一劫。想不到,此砖牌坊还是一大功臣。
高庙的罗汉堂,虽为近年新构,2004年竣工并对外开放 ,但供奉的五百罗汉,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神采奕奕,眉目传神,称之为文化艺术瑰宝,实当之无愧。我们饶有兴趣地观赏良久,不由得为之点赞!
赏高庙
重楼叠阁凌云起,中卫高庙世称奇。
画栋雕梁新笔写,飞檐翘角旧构遗。
牌楼高耸青砖砌,石蹬盈尺步难移。
数十殿堂容“三教”,万民共祀祝时祺
4、沙坡头
沙坡头,位于中卫城西20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南缘。黄河穿山越谷,经黑山峡流经中卫,在这里一改常态,变为平静流淌,与沙漠的巧妙结合,造就了神奇的自然景观——沙坡头。百米高的沙坡,倾斜60度。天赐奇景与人们的不懈创造,使沙坡头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治沙成果于一体,成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
凭借沙漠天梯——三级、全长160米、高低落差72米的电扶梯,我们轻松登上沙坡头顶。
扑面而来的是黄、绿、蓝主色调的壮美画景。身处沙山之巅,头顶碧空如洗,远望黄河自天边而来,宽阔的河面,波涛不惊。黄水湍湍的江心,羊皮筏追波逐浪。
沙土中栽着成排的绿树,仔细观察,每株树的根部都排有注水管,可随时浇灌。怪不得,树木能长得如此郁郁葱葱。沙坡顶上植树,真费尽心机了。
这里有王维的塑像,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刻石,但依我看是长河落日可待,而大漠孤烟不再。
坡顶遍植绿树绿草,大漠正逐渐为绿洲替代,昔日的无人区,而今黄河、大漠、沙山、繁花、绿树,胜景如画,成为游客的乐园,各种沙漠娱乐项目得到青睐,时闻欢声笑语。
请看宁夏随笔(2)情寄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