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远古文明
1、水洞沟初探
水洞沟位于灵武市临河镇,西距银川19公里,是一处四万年前的我国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水洞沟景区的游览路线成一个大圆圈,在这个大轨迹上,设计了众多景点,前后衔接巧妙,游客逐一参观体验,不走回头路,也无遗漏之虞。
进入景区,首先是在博物馆的声光电展示中穿越到四万年前,体验原始人的生产、生活及遭遇灾难的场景。接着来到水洞沟村。20世纪20年代,比利时神父和法国古生物学家在此发现了(水洞沟)遗址,现陈列有模拟的原始村落。
从原始村落出来,步行至明代古长城——灵武段长城(全国文保)。黄土夯筑的长城蜿蜒东去,墩台耸立。站在宁夏镇和内蒙鞑靼部落的分界碑处照个相,体验一下长城内外的风貌,还蛮有感觉的。
翻过长城,就是蒙古野性草原景区,作为老年游客的我们被告知不允许骑骆驼,于是坐上牛车穿过草地旷野,前往沙漠区域。来到游客休息处,这是座超大型的蒙古包。正巧沙漠冲浪车即将发动,于是不失时机跳了上去(规定老年人不准乘坐)。这下可好,车在沙漠上狂奔,跃上高坡又瞬间冲下,时而尖叫,时而狂笑,足够刺激,着实体会了一回冲浪的乐趣。
接着,步行翻过长城,在红山湖中乘坐游船,边行舟边观赏长城遗址和峡谷风光,正是芦花放白秋瑟瑟的景色,只因有了众多的游人,一路欢声一路笑。
二十分钟后弃舟登岸,再换乘竹筏来到驼鸟乐园。游览完毕坐上骆驼车,前往最后一个景点。听赶车的老人放开嗓子唱起宁夏民歌,高亢粗放。听惯了江南水乡船娘唱的山歌,此情此景,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车轮悠悠,将我们带到了藏兵洞。
藏兵洞筑在通往红山堡的大峡谷中,高出沟底十多米,是明代戍守长城的将士防御外敌的主体军事防御体系之一,已有500多年历史。洞内犹如迷宫,暗道错综复杂,上下相通,左盘右旋,不见尽头。洞中辟有居室、灶房、粮食储藏室、兵器库、水井,筑有陷阱、暗器孔等设施,古地道功能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出洞不远有建于明代的城堡——红山堡,驻军最多时达1200多人,堡内的兵营和将军府,现建为宁夏长城博物馆。藏兵洞是最后一个景点,参观完毕,有观光车(拖拉机改良而成)将我们送达景区大门口,结束游览。整个游程耗时四个多小时,看点层出,乐趣不断。
2、惟石能言
在神秘的“太阳神”岩画的召唤下,我来到了贺兰山下。西夏王陵到贺兰山岩画景区仅一个小时车程。巍巍贺兰山,山势雄浑,高差较大,构成一道天然屏障,山上基本无植被,石质山地,岩石裸露。山洪暴发时冲出的河床,令我们十分震撼,看着滚落的山石无情地覆盖在山下茫茫的平原上,感叹大自然不可抗拒的神力。
贺兰山岩画的刻制时代可上溯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贺兰口是贺兰山岩画集中的代表地,这里地处贺兰山东麓中部,水量充沛,气候宜人,为远古先民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先民们用“岩画”的方式,表达了对大自然,对贺兰山的无比敬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祈盼。如今,贺兰口岩画有6000余幅,占贺兰山岩画总数的三分之一。
景区道路修得很平整,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镌刻在道旁的岩石上,高度凝练了岩画的气质,是对先民们创造的历史给予的高度评价。
在景区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先参观岩画博物馆,了解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岩画情况,以加深对这一领域的认识。难以相信,外国很多岩画竟会同中国的岩画如此相似。要知道,那是在史前,相距万里绝然不同的地域啊。博物馆出来就乘坐景交车前往岩画区。令人兴奋的是,还没看到岩画,却先看到了难得一见的岩羊。它们就站在岩石嶙峋的山嘴上,我们也停下了脚步,远远地观望,不敢走近,唯恐惊吓了它们。
为了方便游客寻找岩画 ,凡是有岩画处,都有红漆圆点标记。我们最先寻访到的岩画是“西夏文题刻和岩画群像”,人面像旁竖行五字为西夏文,是西夏人对岩画所作的诠释。
接着是“脸谱人面像”,仅有一圆一叉两点构成,远古人类已学会用抽象简洁的手法来表现人面形象,极其可贵。沿步道前行,右手边的山石上出现了“双羊出圈图”,描绘了二只山羊正从羊圈中走出来,形象生动。终于看到著名的“太阳神”岩画了,它高踞于山腰,仰视很清晰。它是贺兰口自然崇拜类人面像的代表,你看它,环眼象征着光明,毛发代表着太阳的芒线,其威严壮观的形象,崇拜的宗教情绪不觉油然而生,憾人心灵。
(上面的门票主图为“太阳神”)
我们缓缓地顺着山道行走,右手边的崖壁上,有各种题材的岩画,有动物,人物,植物,符号,最多的还是人面像岩画,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面部轮廓,有圆形、方形、椭圆形、棱形、倒三角形等,在这些人面像中,有的五官齐全,有的只有一双大眼睛,有的以符号替代五官,可谓千奇百怪,表现的艺术手法极度夸张。此外,还有手印、脚印、日月星辰的岩画,以及描绘游牧、狩猎、械斗、舞蹈、杂技等场景的岩画。这些岩画,有组合画面,但以个体图像居多。
通览贺兰山岩画,粗犷浑厚,朴实自然,构图奇特,形象怪诞,看似简单,但是富有想象力,给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和纯真的感受。也让人很难想象,远古人类是如何运用简单的工具在坚硬的岩石上凿下这留传万年的杰作的。这些岩画的刻凿,需要怎样的精神和毅力!参观贺兰山岩画,感受到的是历史的厚重感。可以说,这些岩画,是贺兰山的文化之魂!
请看宁夏随笔(4)西夏遗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