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钱带你游山庄(六)
承德 钱宝林
云山胜地楼和岫云门(9)
我们来到宫殿区的最后也是最高的一组建筑—云山胜地楼。此楼面阔五楹、上下两层,建于1711年(康熙五十年)是康熙三十六景的第八景,它的建筑很是独特,楼内楼外见不到楼梯。只有仔细观察,我们才发现,可顺着云石砌成的不规则假山能够登上二楼。
由此假山可登上二楼。
《热河志》记载:“高楼特起,俯瞰群峰,夕霭朝岚,顷刻变化,不可名状。”康熙皇帝曾作诗赞美:
万顷园林达远阡,湖光山色入诗笺。
披云见水平清理,未识无愆守节宣。
二楼乾隆题名为“莲花室”每至中秋,后妃们常在此祭月拜佛,班禅也曾在此佛堂瞻拜过。在东面的山墙上有一幅乾隆皇帝写下的七言律诗:
云山胜地耸高楼,静室莲花楼上头。
调御丈夫无色相,应真十六有源流。
凭参水月还天月,如是今秋即昔秋。
一切尘心兹净扫,不忘阿字祖恩留。
乾隆皇帝说他才高八斗并不为过,儒释道文化,蒙藏维文化涉猎广泛。这首有关佛教文化的诗也是解读的非常精辟。这莲花室建在高高的云山胜地楼上,观音为教化众生,示现佛相,调教一切可度之人,了悟涅槃。十六罗汉即是证得涅槃达到小乘派的最高果位,受人天供养的真人。佛法没有实体,如水中月,镜中花,又如同今秋与昔秋,空幻而不实,若执着追求,枉自徒劳。这表明佛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其实是心不净所致。只有破除痛苦和烦恼,就要牢记观世音的佛号,尊崇祖训。
至于楼下的文明福地,那是管乐笙箫、锣鼓喧嚣的地方。它的西间原有室内小戏台。是专供后妃娘娘们享用的。
正宫最后的这组建筑,院内假山堆砌,绿树点缀,减去了皇宫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人感觉到没有了那种皇家威严的压抑感,充斥给人的是小巧灵活,歌舞升平之欢快之乐。
早年为交通部客人导游,在岫云门外拍照留影。
“岫云门”是正宫的后门,所谓“岫”,是形容山穴、山洞的。他把云放在这里,即意味着出了后宫的门洞,有云雾遮挡,前面的景物让你看不清楚,这是障景,给你留有神秘和想象的空间。用辛弃疾的一句词:“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你就可了解岫云门的意境。还有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也有“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的句子也可以诠释。
出了后门,即可见云烟出谷,翠绿排空,向左到“望鹿亭”,可见麋鹿成群,漫游山岗。下“鱼鳞坡”左转可到“驯鹿坡”与麋鹿亲近。当年,这里麋鹿呦呦,安然觅食,蔼遮树掩,山区与湖区的苑景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接下来,我们要乘车环山游。我介绍过,山庄之大,占地564万平方米,其中的五分之四是山区。山区的妙处一句话两句话是说不完的。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借助自然风貌,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宏大布局。共同构成了清代疆域的版图缩影。闲话少叙,我们去买票上车。